關于舉辦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科學夏令營的通知
為增進中學生對電子科技大學的了解,激發中學生在科學領域的興趣,電子科技大學將于2018年7月9日至7月13日舉辦科學夏令營,具體安排如下:
一、報名要求
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科學夏令營由“物理學領域”和“機器人領域”組成,歡迎有志于投身科學研究,學業成績優秀的2016級高中生參加。參與的高中生,須具備以下條件:
領域 | 報名條件 |
物理學領域 | 1.對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學科具有濃厚的興趣; 2.學習成績優秀,名列前茅且學有余力; 3.具有數學或物理學科的特長。 |
機器人領域 | 1.熱愛機器人領域,對科學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 2.學習成績優秀,名列前茅且學有余力; 3.具有機器人技術基礎者優先。 |
二、報名時間及方式
(一)報名時間
公布之日起至2018年7月2日24點。
(二)規模
本次科學夏令營預計規模60人(物理學領域、機器人領域各30人)。學生可選擇兩個領域之一進行報名,不可兼報。
(三)報名方式
有興趣參加的高中生,請登陸網站http://zs-dev.sailwish.com/sw-zs/P/sclogin.do填寫報名信息,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三、夏令營日程安排
本次科學夏令營設置專家科普報告、實驗室參觀、動手實驗、比賽實踐等活動,具體日程如下:
夏令營日程安排 | ||
日期 | 活動安排(物理學領域) | 活動安排(機器人領域) |
7月9日 | 報到入住 | |
上午:夏令營開營儀式、科普講座 | ||
7月10日 | 下午:校園參 | 下午:校園參觀,機器人制作 分組科技電影觀看 |
晚上:營員聯誼活動 | ||
7月11日 | 上午:機器人基地參觀學習 | 上午:機器人基地參觀學習、機器人制作 |
下午:趣味物理實驗 | 下午:優秀學生交流會、科技電影觀看 | |
晚上:體育活動 | ||
上午:筆試(測試科目:數學) | ||
7月12日 | 下午:專業水平測試(筆試物理),夏令營學生、院系領導座談會 | 下午:機器人制作、機器人比賽 |
晚上:總結展示、成果答辯會,夏令營聯誼 | ||
7月13日 | 離營 |
四、食宿及費用
食宿由電子科技大學統一安排,費用由營員承擔,本次夏令營不收取其他費用。
(一)住宿
住宿地點為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D組團專家公寓,請營員入住時繳納500元住宿保證金,退房時若物品無損壞,全額退還。
(二)用餐
電子科技大學為營員制作校園一卡通,請營員充值后,根據安排在各學生餐廳就餐。
五、日程安排及注意事項
(一)報名
公布之日起至7月2日24點
(二)入選資格公布
電子科技大學將根據報名情況,對申請者提交的網報信息進行審核和擇優選擇,最終確定入選的營員名單,并于7月6日起在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站公布。
(三)報到入住
請參與營員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于7月9日抵達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D組團專家公寓完成相關手續。
(四)夏令營活動
7月9日—7月13日
(五)保險
電子科技大學將為入選營員統一購買在電子科技大學活動期間的團體意外保險,建議各位營員自購旅途意外保險。
六、聯系方式
(一)通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主樓B2-214,郵政編碼:611731
(二)聯系電話
1、本科招生辦公室:028-61831137、61831139
2、物理學院:028-83206398
3、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028-61830265
(三)網址
1、本科招生網:www.zs.uestc.edu.cn
2、物理學院:www.sp.uestc.edu.cn
3、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www.smee.uestc.edu.cn
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
2018年6月28日
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介紹:
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組建于2018年1月。現設有基礎物理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應用物理系、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工科大學物理教學部等5個教學科研單位。
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底蘊厚重。1958年學校設立無線電物理專業;1959年成立基礎理論課系(設無線電數學、物理與化學三個專業);1979年2月成立應用物理研究所;1984年組建了應用物理系;2001年學校將應用物理研究所、高能電子學研究所、應用物理系合并成立了物理電子學院;2017年底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A類大學建設行列,為了大力加強以物理學為代表的理科建設,做強物理學學科,將物理電子學院下屬的應用物理研究所、應用物理系重新整合,組建成立新的物理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1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31人,副高級職稱45人,博士生導師26人。擁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青年項目入選者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四川省百人計劃3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0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2人,全職外籍教師3人。
學院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學院現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下設無線電物理、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等五個二級學科,并按物理學(含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無線電物理進行研究生招生。目前,物理學學科進入國際ESI全球排名前7‰。
學院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大類招收本科生,包括“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川省特色專業)、“應用物理學”(四川省特色專業)兩個專業方向。現有全日制在讀本科生1100余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500人。學院實施了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班導師制等學生管理機制,學生工作的各項指標(英語四六級、畢業率、就業率,錄研率等)一直名列學校前茅。學院建立了多方協同的特區人才培養模式,與中科院電子所合辦“電子菁英班”,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辦“錢三強班”等特區人才計劃班,培養具有專業特長、數理基礎雄厚及領導力的精英人才。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學院科研平臺多樣,成果豐碩。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學院現擁有各類實驗儀器平臺總值近億元。在微電子電路理論與技術、計算電磁學及應用、時域電磁學、電磁輻射與散射、極端條件下材料的物理性質、空間光學等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特色。目前,學院教師承擔有以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ITER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等為代表的各類國家級科研項目。
學院將秉承“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成電精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砥礪奮進、爭創一流,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成電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介紹: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于2018年1月,根據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要求和學校推進“新的辦學結構改革”的統一部署,在原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的基礎上,整合校內電氣工程學科教學和科研力量,由原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和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而成。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匯聚了一批高層次國際化視野的人才隊伍。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國家“-”4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國家“青年千人”6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計劃”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學術經歷的專任教師達80%。
經過50余年的發展,學院學科特色鮮明,專業優勢突出,下設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工業工程系。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機械工程”和“電氣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工業工程”4個本科專業,以及深圳市大疆創新有限公司聯合開設的機器人特色實驗班、“互聯網+”智慧能源復合型精英人才培養計劃。自1964年以來,學院培養的人才供不應求,已為社會輸送本科生100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
目前擁有“機電與控制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訓練”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新能源與智能電網”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先進裝備及其控制技術研究所、設備監控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機電測控一體化技術研究所、精密機電智能測試與控制研究所、智能光機電系統研究所、微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數字化設計與仿真研究所、電力電子與智能感知研究所、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研究所;建有四川智能服務機器人2011協同創新中心、四川省安全生產智能服務機器人工程實驗室、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校級可靠性工程和機器人特色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等一批教學和科研機構。
學院以智能制造、機器人、新能源與智能電網作為主攻領域,在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先進制造技術、機器人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向具有較好的科研基礎,體現出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色;在電力系統建模與優化、廣域測量與測試裝備研發、大電網穩定分析等方向具有豐富的科研與工程經驗。在先進制造裝備與控制、機器人技術、可靠性工程、智能機電系統集成和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等方面已經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
學院已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羅格斯大學、馬里蘭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田納西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等國外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Intel、德國西門子、日本SMC、法國達索、國家電網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和技術中心,與中電集團、中航工業等多家研究院所和骨干企業開展了密切的產學研項目合作。
在“互聯網+”、工業4.0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歷史機遇面前,按照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目標與要求,學院將積極謀劃,聚心協力,不斷創新進取,堅定不移地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和面向制造業的精英人才培養而努力奮斗!為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國家重大工程和國防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