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2019年“專轉本”自主招生簡章
淮陰工學院2019年“專轉本”自主招生簡章
院校代碼:1342
經教育廳批準,2019年淮陰工學院“專轉本”招生納入普通公辦高校計劃,其中部分“專轉本”計劃通過自主選拔的方式進行招生。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專轉本”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專轉本”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淮陰工學院2019年“專轉本”自主招生工作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一、選拔對象
選拔對象為列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經省招生部門按規定程序正式錄取的、國家和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經所在學校推薦均可參加淮陰工學院“專轉本”自主招生選拔。
二、報名條件及方式
1、思想品德好,遵紀守法;
2、所學專業符合接收高校接收專業的要求;
3、 各科學習成績優秀,核心課程學業考試成績在同年級同專業排名前20%以內,無補考課程;
4、 德智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優良,學生綜合測評成績在同年級同專業排名前20%以內。
報名時間及方式按《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專轉本”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執行,其中報名時間為2019年1月5日至2019年1月18日。
三、招生專業、計劃及要求
本科專業 名稱 | 招生 計劃數 | 學費 (元/年) | 對報考者專科階段所學專業等要求 |
工商管理 | 40 | 5200 | 5101農業類、5102林業類、5104漁業類、5201資源勘查類、5208環境保護類、5209安全類、5403土建施工類、5405建設工程管理類、5407房地產類、5901食品工業類、5903食品藥品管理類、6002道路運輸類、6003水上運輸類、6007郵政類、620501康復治療技術、6208健康管理與促進類、6301財政稅務類、6302金融類、6303財務會計類、6304統計類、6305經濟貿易類、6306工商管理類、6307市場營銷類、6308電子商務類、6309物流類、6401旅游類、6402餐飲類、6403會展類、650307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6504文化服務類、660214傳播與策劃、670117K藝術教育、670118K特殊教育、6702語言類、6703文秘類、670405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670408體育運營與管理、6901公共事業類、6902公共管理類、6903公共服務類 |
財務管理 | 40 | 5200 | 510119農村經營管理、540301建筑工程技術、5405建設工程管理類、590301藥品經營與管理、600702快遞運營管理、6301財政稅務類、6302金融類、6303財務會計類、6304統計類、6305經濟貿易類、6306工商管理類、6307市場營銷類、6308電子商務類、630903物流管理、630905工程物流管理、630906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630907采購與供應管理、6401旅游類、6403會展類 |
物流工程 | 40 | 5200 | 5101農業類、5102林業類、5104漁業類、520101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520807環境規劃與管理、520903救援技術、540301建筑工程技術、5405建設工程管理類、5605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類、5606航空裝備類、5607汽車制造類、590301藥品經營與管理、6001鐵道運輸類、6002道路運輸類、6003水上運輸類、6004航空運輸類、6005管道運輸類、6006城市軌道交通類、6007郵政類、630204信托與租賃、6305經濟貿易類、6306工商管理類、6307市場營銷類、6308電子商務類、6309物流類、6401旅游類、6403會展類、690101社會工作、6902公共管理類 |
土木工程 | 40 | 5800 | 5401建筑設計類、 5402城鄉規劃與管理類、 5403土建施工類、 5404建筑設備類、 5405建設工程管理類、 5406市政工程類、 5407房地產類、 5502水利工程與管理類、650111環境藝術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0 | 5800 | 5301電力技術類、5302熱能與發電工程類、5303新能源發電工程類、530403鋼鐵冶金設備應用技術、530503金屬壓力加工、540107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540304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5601機械設計制造類、5602機電設備類、5603自動化類、5604鐵道裝備類、5606航空裝備類、570209化工自動化技術、580105家具設計與制造、580110樂器制造與維護、580304印刷媒體技術、590205制藥設備應用技術、 6001鐵道運輸類、600701郵政通信管理、6101電子信息類、6102計算機類、6103通信類、620408放射治療技術、620805醫療設備應用技術、620807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620810假肢與矯形器技術、630801電子商務、630901物流工程技術、630902物流信息技術、650102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660204廣播電視技術、670302文秘速錄 |
總計 | 200 |
四、考試
考試時間統一為2019年3月3日,審核通過的考生須持本人身份證和準考證參加淮陰工學院組織的考試。考生于2019年3月2日下午13:30-18:00到淮陰工學院(淮安市枚乘東路1號淮陰工學院逸夫教學樓10樓YF1003房間)領取準考證。考生報名時須與淮陰工學院簽訂自主選拔錄取協議,并繳納報名費和考試費。
根據省財政廳、物價局核定的標準,每位考生收取報名費10元,考試費每科45元,參加考試的學生每人須交納報名費、考試費共計100元。
考試分筆試、面試,總分150分:
1、筆試:
筆試時間:2019年3月3日上午。筆試地點:淮陰工學院枚乘路校區,具體的筆試時間和地點見準考證。
筆試內容:
專業基礎理論和英語、計算機基礎,筆試總分120分,其中專業基礎理論100分,英語10分、計算機基礎1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各招生專業對應的專業基礎理論考試科目見下表:
專業名稱 | 考試科目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財務管理 | 會計學原理 |
物流工程 | 現代物流管理 |
土木工程 | 建筑材料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工電子學 |
具體各專業基礎理論考試參考復習教材見下表:
課程名稱 | 參考教材 |
管理學 | 1.王欣欣,楊靜.管理學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書號:9787512111257 2.李軍.管理學基礎,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書號:9787512101890 |
會計學原理 | 林秀琴.會計基礎(第二版).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書號:9787564211677 |
現代物流管理 | 陳暉.現代物流管理.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0,書號:9787564502621 |
建筑材料 | 1.劉祥順.建筑材料(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書號:9787112129881 2.危加陽主編.建筑材料.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書號:9787517013235 |
電工電子學 | 秦雯.電工電子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書號:9787111410348 |
2、面試:
面試時間:2019年3月3日下午。面試地點:淮陰工學院枚乘路校區。具體的面試時間和地點見準考證。
面試內容:綜合素質考察。面試采用專家提問,考生現場解答的方式進行考核,面試總分為30分。
五、錄取及優先錄取政策
在校招生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本著德、智、體全面衡量的原則,制定錄取辦法。按考試成績累計總分從高到低順序確定擬錄取考生名單,于3月5日前報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審核后確定錄取名單,并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省教育考試院打印錄取名冊,淮陰工學院發錄取通知書。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專轉本”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能大賽,全國比賽前二十名或二等獎及以上獲得者、省級比賽前十名或一等獎獲得者,且獲得參加選拔資格的學生,淮陰工學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學生獲獎證書和相關文件復印件加蓋學校印章后在考試前報送淮陰工學院。
六、轉入和培養
(一)“專轉本”學生統一轉入本科三年級學習。
(二)省教育廳對錄取結果進行審核和注冊,并辦理相關學籍變更手續。
(三)“專轉本”學生學費與淮陰工學院同專業學生實行相同標準。
(四)淮陰工學院根據“專轉本”統一考試錄取和自主招生情況,統一編班,確定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統一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組織教學、進行教學評價,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七、學籍管理與就業
(一)“專轉本”學生,由推薦院校和淮陰工學院按照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轉出和接收手續。
(二)“專轉本”學生不得轉專業和轉學。
(三)“專轉本”學生除國家和省有明確規定的,享受與轉入學校本科生同等待遇。“專轉本”學生畢業證書內容按照國家規定填寫。
(四)“專轉本”學生畢業時,按國家有關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執行。
八、聯系方式
招生網址:http://zsw.hyit.edu.cn
咨詢電話:0517-83591026(傳真)
通信地址:淮安市北京北路89號 淮陰工學院招生就業處
郵政編碼:223001
招生微信平臺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九、淮陰工學院簡介
淮陰工學院為江蘇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故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學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為本科高校,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學校現有枚乘路、北京路兩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校園占地2560畝,校舍面積67萬平方米。設有19個二級學院及教學單位,現有本科專業66個,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萬余人。有專任教師120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540人,博士、碩士1100人,研究生導師200人,企業導師70人,兼職博導10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中組部人才計劃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333工程”等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近200人次,雙聘“-”“國家杰青”等高端人才8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5個。
學校現有國家級卓越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江蘇省品牌專業3個、省特色專業4個,省“十三五”重點學科5個,省卓越工程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0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科研平臺17個,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淮安市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共享平臺1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1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0個。
學校以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目標,全力推進“淮工振興”,全面實施“十個一流”,秉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校訓和“明德尚學、自強不息”的淮工精神,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目前普通本科生考研錄取率達20%,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學校獲評“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