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健康醫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 正常人體學考試科目
一、考試內容
(一)總論
1.緒論:掌握:人體的組成、分部,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和人體內環境的特點;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方式,神經、體液和自身調節的定義和特點;反饋的原理;解剖學姿勢和人體解剖的方位。熟悉:軸和面的概念。了解:正常人體學的研究方法;
2.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掌握: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方式、代表物質及其特點;單純擴散、易化擴散的概念;被動轉運、主動轉運的特點。熟悉:細胞膜的主要結構特點;生物電的相關概念。了解: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原發性主動轉運的概念和轉運機制;動作電位、局部反應的特點。
3.基本組織:掌握: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的一般結構特點和分類;各種被覆上皮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疏松結締組織各種細胞和三種纖維的結構和功能;神經組織的基本結構和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突觸的超微結構特點與分類。熟悉:骨和軟骨的組織結構,幾種神經纖維的概念,神經末梢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4.人體胚胎學概要:
掌握:受精、植入;胎膜的組成;胎盤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熟悉:卵裂和胚泡;蛻膜的概念和分部;三胚層的形成和分化。
(二)運動系統
1.骨學:掌握:全身骨的組成及主要結構,骨的形態分類,軀干骨、顱骨和四肢骨的名稱、形態特點和位置。熟悉:體表重要的骨性標志;各部椎骨的特點;鼻竇的概念和組成。
2.關節學:掌握:關節的基本結構和運動方式,脊柱、顳下頜關節、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熟悉:關節的輔助結構。
3.肌學:掌握:肌的分類、構造,頭頸、軀干和四肢重要淺層骨骼肌的位置和功能。熟悉:重要的體表肌性標志和臨床應用。了解:肌的輔助結構。
(三)血液
掌握:血液的組成;血細胞的基本形態特點和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的過程;紅細胞血型概念分型依據,ABO血型的鑒定方法,輸血的原則。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細胞的正常值;凝血的過程。了解:血漿的化學成分;血細胞的生成和生成的調節;纖維蛋白的溶解和抗纖溶。
(四)呼吸系統
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與功能;鼻竇的位置及開口部位;喉的位置、組成及喉腔分部;肺的位置和形態;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環節,肺通氣的動力;胸內負壓的意義;肺活量、時間肺活量和肺泡通氣量的概念;肺換氣的影響因素;O2和CO2的運輸形式;呼吸運動的調節。熟悉:氣管的位置與左、右主支氣管的區別;胸腔、胸膜、胸膜腔和胸膜隱窩的概念;肺泡的結構特點,呼吸運動概念及形式;呼吸時肺內壓和胸內壓的變化;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肺通氣阻力;氣體交換的過程;肺牽張反射概念及意義。了解:縱隔的位置和分部;氣管和支氣管的組織結構特點,胸膜和肺的體表投影;呼吸的意義及其各環節的基本過程;胸內負壓的形成原理;呼吸中樞的概念、部位和作用。
(五)消化系統
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胃的位置、形態和分部;胃底腺的結構、功能;小腸壁的組織結構特點;肝臟的位置、分葉和肝門的結構,肝外膽道的組成,肝小葉結構特點;膽汁的排出途徑。熟悉: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口腔的內部結構,咽、食管、小腸、大腸、直腸和肛管、胰腺、唾液腺的位置和形態;胰腺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的方式;胃液、胰液和膽汁的性質、成分、作用;胃排空的概念、動力、排空速度。了解:消化管運動的形式和意義;唾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腸液的成分、作用;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糞便的形成和排便反射。
(六)泌尿系統
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腎的位置與形態;腎的組織學結構,腎單位的組成及結構;濾過膜的組成和功能,尿生成的過程。熟悉:腎的被膜;膀胱的位置和形態。了解集合小管組成、結構;球旁復合體的組成、結構與功能;輸尿管和女性尿道的形態結構特點;尿量和尿的理化性質,尿生成的調節,體液調節方式,能夠解釋尿量改變的生理病理機制;排尿反射過程。
(七)生殖系統
掌握:男、女生殖系統的組成;睪丸和卵巢的位置和功能;睪丸和卵巢的組織結構,男性、女性激素的作用。熟悉:睪丸的結構;輸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宮的位置、形態、固定裝置;月經周期的概念,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和內分泌調節機制。了解:附睪、男性附屬腺的結構;子宮壁的組織結構特點;陰道的結構;男、女外生殖器的結構特點。
(八)脈管系統
掌握:心血管系統的組成、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和功能;心腔的主要結構和心傳導系統的組成;心的泵血功能、評價指標和影響因素;動脈血壓的概念、正常值、形成過程及影響因素;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和心肌電生理特性。熟悉:心的血管,主動脈的行程和重要臟器的動脈供血來源;上下腔靜脈的組成、主要屬支及收集范圍;肝門靜脈的組成、主要屬支及側支循環;心血管活動的神經、體液調節;微循環的三條血流通路及各自的生理意義;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了解:心包的結構,心音和心電圖,淋巴系統的組成和作用;中心靜脈壓的概念、正常值及臨床應用。
(九)感覺器官
掌握:眼的組成和功能;眼球壁的層次、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態特征;眼球內容物的組成和形態特征;眼視近物的調節過程;外耳和中耳的傳音作用;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耳蝸的感音功能;前庭器官的適宜刺激和平衡感覺功能;表皮的結構與功能。熟悉:眼副器的形態結構;中耳的結構與功能;內耳的組成和功能;視網膜的感光功能;與視覺有關的其他現象。了解眼的血管及神經;耳廓的作用。
(十)神經系統
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脊髓的位置;腦的組成;脊髓牽張反射;腦干的分部與功能;端腦的分葉;內囊;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股神經、坐骨神經的分布;第1、2、4、6、8、9、11對腦神經性質、分布。內臟運動神經的功能、遞質;受體;內臟痛與牽涉痛。熟悉:小腦位置、分部和功能;間腦的位置、分部;丘腦的感覺功能;下丘腦組成;基底核的位置、組成、功能;腦脊液的產生及其循環;軀干四肢的深、淺感覺,視覺,皮質脊髓束,皮質腦干束傳導通路。了解: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腦干的外形與內部結構;各腦室的位置與交通;下丘腦功能;邊緣系統和邊緣葉概念;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脊神經叢的組成,位置;頸叢、臂叢、胸神經、腰叢、骶叢的分支與分布;
(十一)內分泌系統
掌握: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及生理功能;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的位置和結構;激素的概念;幾種主要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胰島素等)的生理作用。熟悉:激素作用的特征;腎上腺髓質激素作用。了解:激素的化學分類。
(十二)能量代謝和體溫
熟悉能量代謝的概念,掌握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掌握基礎代謝率的概念;掌握體溫的概念,了解影響因素,掌握體溫調節中樞,了解產熱器官和散熱方式。
二、考試形式、時間及題型
1、考試形式及時間: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題型比例:選擇題(100題,100分)。
三、考試參考書
1、《正常人體學》(第2版),楊智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