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學院2019年“對口單招”招生簡章
常熟理工學院是江蘇省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1958年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多萬名各類人才。學?,F有隔湖相望的東湖、東南兩個校區,設有14個二級學院(部),55個招生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000多人,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1個省招生。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凝練了“注重通識、融入業界”的人才培養理念,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選擇常熟理工學院的十大理由
優越的區位
學校位于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坐落于人文薈萃、山明水秀、交通發達的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蘇州常熟,東倚上海,西鄰無錫,北接南通。
敬業的教師
學校師資隊伍“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精干高效”,有高級職稱者550多人,博士380多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160多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具有行業背景的“雙師型”師資約占1/5。以執著的敬業精神、精湛的教學藝術和豐碩的教學成果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勤奮的學生
以“勤奮刻苦、明德博學、志存高遠”為優良學風,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時代英才。畢業生考研升學率逐年上升,2018年有509人考取研究生,且多數為“985”、“211”工程高校和國外知名大學。其中,有57名學生被諾丁漢大學、利物浦大學等世界名校錄取繼續深造。
規范的管理
學校注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過程控制,并建立集“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四位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充分發揮職能部門與二級學院協同育人,全面實行“班主任+輔導員”二元制學生管理模式,以“嚴明的規章、有序的運行、積極的創新”為特色,全程、全員、全方位推進人才培養工作。
貼心的服務
學校貫徹“以生為本”服務理念,構建集“學業服務、生活服務、信息服務、助困服務、心理服務、就業服務”六位一體的學生服務體系,以“到位、有效、貼心”為原則,為學生提供學業、成才保障。
多元的資助
除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外,學校還利用區位優勢,充分挖掘社會資源,積極拓展解困助學渠道,設立許璞獎學金、77物理獎學金、鵬旭醫藥獎學金、長春化工獎學金、阿科瑪獎學金、隈利實國際助學金、農商行助學金、偉眾助學金、雙維助學金、敬鵬助學金、德康博愛基金等近30種獎助學金。各類獎助學金從1000元至20000元不等,另外,每年為貧困學生提供數百個勤工助學崗位,保障學子順利成長成才。
精彩的活動
精心組織科技、文化、公益、競賽、體驗、交流、創新、創意、創業等活動,打造多彩的校園生活。近三年,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應用設計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等賽事屢獲佳績。學校獲批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累計入駐134個創業項目,其中具有法人資格的大學生創業項目55個。
優質的就業
穩居高位的就業率、良好的蘇南就業區域、優秀的就業質量,為學生提供了職業發展的廣闊天地。已建立就業、實習基地150多家,平均每年舉辦招聘會、宣講會300余場次,發布就業崗位約1.6萬個,畢業生職業流向以高技術技能崗位為主。多年來,畢業生年內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其中2/3以上的畢業生在蘇州、無錫、常州和上海等地區就業,學校連年被授予“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優美的校園
學校自然環境生態優美,坐落在美麗的昆承湖畔,現有隔湖相望的東湖、東南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800多畝,建筑面積60多萬平方米,校園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教學樓、體育館、實驗中心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學生宿舍統一安裝空調,為學生生活成長提供優越的硬件環境。
廣泛的交流
學校與美、英、德、法、意、加、澳、日、韓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80多所大學建立友好聯系,近年來,學校每年有百余名師生赴英、美、德、日、韓等國外高校學習交流。學校建有以“東吳講堂”等項目為平臺的國內外學術交流體系,一大批著名學者來校講學。
常熟理工學院2019年“對口單招”招生計劃
所屬學院 |
專業名稱 |
層次 |
學制 |
計劃數 |
學費 元/年 |
科目組名稱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本科 |
4 |
45 |
5800 |
機械 |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4 |
45 |
5800 |
機電一體化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4 |
40 |
5800 |
電子電工 |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軟件工程 |
本科 |
4 |
80 |
5800 |
計算機應用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本科 |
4 |
40 |
5200 |
市場營銷 |
汽車工程學院 |
汽車服務工程 |
本科 |
4 |
45 |
5800 |
汽車 |
藝術與紡織服裝工程學院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4 |
80 |
5800 |
紡織服裝 |
以上計劃以省教育考試院最終公布為準
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數學、自然科學以及機械工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檢測與控制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與材料成型技術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工程測控技術
就業方向: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檢測與控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氣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與計算機應用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較為寬廣的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經濟管理科學基礎知識和創新精神,富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在供配電系統、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從事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系統運行、試驗分析、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FPGA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機與拖動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系統、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電氣控制集成系統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到發電公司、電網公司、供電公司、電力工程公司、電氣裝備公司、自動化設備公司、現代制造業企業等單位從事電氣設計、工程安裝、技術應用、系統運行、試驗分析、工程管理等工作。此外,本專業的畢業生綜合能力突出,考研深造、跨專業就業均有優勢。
軟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地方性、應用性需求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軟件工程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具備本領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能力和軟件項目管理能力,能從事相關行業應用軟件的設計開發、集成、維護和管理、測試等工作的創新能力較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程序設計、離散數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UML)、計算機網絡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軟件工程概論、操作系統、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軟件測試與開發、計算機網絡和專業服務器的維護管理和開發、動態商務網站開發與管理、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的辦公自動化處理、計算機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相關設備的商品貿易等方面的工作。
市場營銷
培養目標:本專業通過教育教學和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具備營銷領域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應有的創新精神、職業素養和健全人格,掌握市場營銷調研、營銷組合策略的制定、市場營銷活動的策劃、組織、執行、控制、管理等較寬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面向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服務性企業、營銷中介機構、營銷管理機構等領域,成為從事營銷開發與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學、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
就業方向: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服務性企業、營銷中介機構、營銷管理機構等領域,從事營銷開發與管理等工作。
汽車服務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現代汽車技術和汽車服務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汽車技術服務管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熟悉汽車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能夠從事汽車及零部件試驗測試、檢測服務、商務貿易、保險理賠、信息咨詢、企業管理、零部件服務等工作的復合型、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力學、汽車理論、汽車構造、汽車電子基礎、汽車電路基礎
就業方向:汽車及零部件試驗、檢測技術服務、汽車商務貿易、保險理賠、信息咨詢、汽車服務企業管理等方面工作。
服裝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服裝工程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強專業技術執行和應變能力,誠信敬業、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人文藝術素養、能在服裝產業中解決產品研發、版型設計、工藝制造、IE技術與管理、紡織品檢測與管理等問題的應用型工程師。
主要課程:紡織材料學、服裝設計原理、服裝人體工程學、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設計、立體裁剪、制版CAD、服裝生產管理、服裝企劃與市場營銷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服裝產業、行業相關部門和領域從事紡織品檢測、成衣款式與版型設計、服裝品牌與商品企劃、服裝營銷管理與國際貿易、服裝生產線組織與工藝管理、質量控制與成品檢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