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分院縱覽之信息技術分院
信息技術分院成立于1998年,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4個專業和信息技術創意班。
?信息技術分院
信息技術分院成立于1998年,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4個專業和信息技術創意班。
分院現有專任教師49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0名,中級職稱27名,擁有一個省級教學團隊、兩個院級教學團隊,一名省級專業帶頭人和四名省級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對象,是學校師資力量最強的分院之一。
硬件設施是信息分院的重要基礎。當前,分院共擁有18個專業實訓室,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基礎實訓室、軟件開發實訓室、網絡工程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多媒體制作實訓室、手機維修實訓室和創意班實訓室等。此外,多家知名企業也與我們達成合作,簽約成為校外實訓基地,其中包括浙大中控、網盛科技、浙江睿思特、浙江匯信、浙江華瑞、杭州美迪軟件等。
教學科研是信息分院的主要亮點。成立至今,分院教師已在計算機工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論文200多篇;累計包括教育部、省教育廳、學院在內的各類科研課題175項;建設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市級精品課程和3門院級精品課程;主編或參編教材38部,其中浙江省“十一五”重點建設教材7部。
科技競賽是信息分院的一大特色。從2003年至今,分院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方面斬獲頗豐,尤其是在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中,共獲大專組特等獎2次,金獎1次,銀獎15次、銅獎14次,以及4次優秀組織獎,在省內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優勢專業培養優勢人才
優勢人才實現優勢就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對接移動互聯網行業,培養適應中小微企業信息化業務需要,具有優勢職業品質,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能夠從事移動UI/UE設計、移動應用開發、交互產品設計等工作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
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團隊,有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專業帶頭人1名,市級優秀教師2名,2008年6月專業教師被評為首屆省級教學團隊。
擁有18個專業實訓室,滿足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實訓、軟件開發實訓、網絡工程實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多媒體制作實訓等課程教學的需要。
合作企業有影響
簽約多家知名企業,建立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浙大網新、浙江睿思特、匯信科技、浙江華瑞、杭州美迪軟件等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全真崗位項目,實現實訓、實習和就業的“三位一體”。
人才培養有特色
以賽促教實施“拔尖人才”培養——專業教學內容引入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信息素養大賽等競賽標準,賽教結合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新創業熱情;創建“信息技術創意班”,為精英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空間,為其夯實基礎、積累潛能。
校企共建“崗前項目實訓課程”——課程建設堅持“職業化”,與企業共建軟件測試、數據庫技術等崗前項目實訓課程。課程教學與考核采用崗位標準,實現課程學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三位一體,既兼顧了校企利益又鍛煉了學生職業能力。
校企聯合實施“訂單培養”——以“特定崗位”為主體,針對UI設計、前端開發的崗位創建“智才班”,實施一校多企聯合培養模式。由企業教師帶著項目進校授課,指導學生學技術、做項目,采用“半工半讀、課崗融合”的方式實施定向培養。
建設成果有分量
教師的教研科研成果豐碩——專業教師在計算機工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論文200多篇;主持完成教育部、省教育廳、學院在內的各類科研課題170余項;主持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市級精品課程和3門院級精品課程;主編或參編教材38部,其中浙江省省級重點建設教材7部。
學生的專業競賽成績喜人——學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屢屢獲獎,先后在全國軟件專業人才大賽、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浙江省多媒體作品大賽、等學科競賽中均獲佳績,特別是在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中,共獲大專組特等獎2次,金獎1次,銀獎15次、銅獎13次,以及4次優秀組織獎,在省內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
畢業學生受歡迎
近五年,專業學生就業率保持97%以上,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兩類工作,一是IT行業的一線技術工作,包括軟件開發、系統測試、信息安全、網絡工程等,二是其它行業中的計算機應用服務,包括軟硬件維護、電商平臺維護、IT產品營銷等。
?
專業教學的高質量及學生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連續五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第一志愿率報考率超100%。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人才缺口每年達20萬,大量的就業機會就在其中。
夢想有方向:科學的培養定位為你指明發展的路徑
三年后,你會成為——網絡搭建與管理工程師、網絡應用軟件開發工程師。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接移動互聯網行業,面向中小企業信息化業務發展需要,培養通信網絡維護、中小型企業網絡管理和網絡應用開發等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
學習有榜樣:優秀的學哥學姐為你揚起奮斗的風帆
專業學子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屢屢獲獎,獲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15項、市級2項。
榜樣學長——2006級學生劉豪偉,成立舟山市新城大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所屬的大舟山生活門戶網是舟山地區最大的生活門戶網站,2014年被評為“浙江省電子商務十大創業青年”。
榜樣學長——2011級學生裴翔云,在2014年7月獲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少工委聯合表彰的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是全國100名獲獎者中唯一的高職高專學生。2015年受邀到北京觀禮抗戰勝利75周年閱兵式。
榜樣學長——2014級學生張弛,在校獲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金獎、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大賽一等獎,現留校特聘為程序設計競賽助理教練。
教學有團隊:優異的教學資源為你創設優良的環境
師資隊伍80%來自行業一線,杭州市優秀教師和省級專業帶頭人負責專業發展;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能讓學生從第一線崗位學習技術;專業課程配置合理,具有省市級精品課程(Web程序設計、實用組網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7門,課程教學有質量顯特色。
擁有多個專業實訓室,滿足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實訓、軟件開發實訓等課程教學的需要。
鍛煉有平臺:知名的合作企業為你提供實習的機會
網絡專業自成立以來,一直與螞蟻金服支付寶、好易購、華為、速網、網盛、甲骨文等企業保持合作關系,并且不斷為他們提供專業人才。
網絡專業還與多家知名企業簽約,建立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杭州網盛、歐朋蘭博、浙江華瑞、海利達電子、杭州正大、浙江圣博等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全真崗位項目,實現實訓、實習和就業的“三位一體”。
建設有成果,特色的專業發展為你提升競爭的優勢
網絡專業于2016年被確定為學院“十三五”特色培育專業。
- 團隊攜手精心設計,全新模式培養精英人才——專業目前是學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試點單位,已與2家企業合作,實現“入學即入企、課程即崗位”的全新學習模式。
- 崗前實訓課堂入企,產教融合模式特色鮮明——課程建設堅持“職業化”,與企業共建崗前項目實訓課程。課程教學與考核采用崗位標準,實現課程學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三位一體。
- 以賽促教注重特長,拔尖學生培養位列前茅——專業教學內容引入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網絡技術比賽等競賽標準,賽教結合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新創業熱情。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是浙江省重點專業,專業面向“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數據處理與維護等領域,培養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設計、管理和實施等方面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近五年,專業學生就業率保持98%以上,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以下三類工作:
- ERP實施工程師
- 數據處理員
- 信息系統管理員
核心課程,打造優勢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開設了數據庫應用技術(市級精品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市級精品課程)、崗前項目實訓(專業群特色課程)、生產信息化管理、供應量信息管理、ERP軟件綜合實訓等課程,培養學生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設計、管理和實施等方面的優勢技能。
資源豐富,教學保障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團隊,其中省級專業帶頭人1名,來自有企業的擁有豐富ERP軟件運維經驗的工程師2人。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擁有9個校內實訓基地和12個校外實訓基地,滿足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實訓、軟件開發實訓、ERP實訓操作、多媒體制作實訓等課程教學的需要。
證書在手,就業不愁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在教學中實行“課證融合”,經過專業的培養和訓練后,可以直接考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認證的《全國信息化工程師》證書。
專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得到企業老師的直接指導,完成實用項目開發。
校企共建,緊貼需求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簽約浙江匯信、杭州美迪軟件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全真崗位項目,實現實訓、實習和就業的“三位一體”。教學中實行“課崗融合”,引導學生開展貼合市場尋求的項目開發,實行就業零距離。
特色培養,因材施教
培養具有經濟管理與服務、信息軟件運維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具備良好的管理和市場的知識。能對企事業單位所有部門甚至企業上下游資源進行整合,對企業的各個部門工作內容和先進的、流行的管理方式和體制有所了解。能對其管理方式提供合理的管理意見。
校企共建“崗前項目實訓課程”——課程建設堅持“職業化”,與企業共建軟件測試、數據庫技術等崗前項目實訓課程。課程教學與考核采用崗位標準,實現課程學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三位一體,既兼顧了校企利益又鍛煉了學生職業能力。
校企聯合實施“訂單培養”——以“特定崗位”為主體,實施一校多企聯合培養模式。由企業教師帶著項目進校授課,指導學生學技術、做項目,采用“半工半讀、課崗融合”的方式實施定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