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咸陽師范學院職業教育單招本科專業技能聯考專業(類)考試大綱
2020年咸陽師范學院職業教育單招本科專業技能聯考
專業(類)考試大綱
1.學前教育專業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本科專業技能校際聯考,是由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考生成績達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
二、考試要求
(一)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常識;具備學習音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
(二)掌握舞蹈基本知識和幼兒舞蹈基本常識;具備進行舞蹈作品鑒賞的基本能力。
(三)掌握幼兒教師口語的基本知識;具備幼兒教師語言教學的基本素養。
(四)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幼兒美術基本常識;具備進行美術作品鑒賞的基本能力。
(五)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將學前教育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的基本能力。
三、考試內容及范圍
(一)音樂
考試內容及范圍: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基本常識。
1.音及音的分組、音名、唱名;
2.音符與休止符(簡譜及五線譜)的寫法、譜號、變音記號;
3.拍號的含義、拍子的強弱規律、節奏的基本規劃;
4.常用的力度標記與速度標記;
5.常用演唱、演奏記號;
6.人聲的分類及演唱形式;
7.中國樂器的分類、常見器樂演奏形式;
8.外國樂器的分類、器樂演奏形式;
9.中外著名音樂家及代表作品。
(二)舞蹈
考試內容及范圍:舞蹈基本常識、幼兒舞蹈基本常識、作品鑒賞。
1.舞蹈教學中常用術語的含義;
2.中國民間舞中常見的民間舞蹈以及特點;
3.中國古代著名的舞蹈與舞人;
4.看圖識舞;
5.常用的舞蹈記錄和舞蹈傳播方法;
6.外國芭蕾的分類及代表作品;
7.幼兒舞蹈的特點及代表性作品;
8.中外著名舞蹈家及代表作品。
(三)語言
考試內容及范圍:幼兒教師口語訓練。
1.幼兒教師口語的特點及基本要求;
2.教學口語和教育口語的分類及其表現特點;
3.普通話與普通話規范語音;
4.聲母的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韻母的發音及韻母辨正;
5.變調、輕聲、兒化、語氣詞“啊”的變音。
(四)美術
考試內容及范圍:美術基礎知識、幼兒美術基本常識、作品鑒賞。
1.美術、國畫的分類、幼兒手工的類別;
2.兒童風景畫的構圖形式、色彩的三原色;
3.文藝復興時期三大美術巨匠;
4.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5.中外著名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
(五)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考試內容及范圍:教育基本理論、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學前教育政策法規、學前衛生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發展與兒童行為觀察。
1.教育的定義、屬性、基本規律以及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2.學前教育的產生與發展、學前教育的目標、任務與原則;
3.游戲在學前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幼兒園游戲的種類與指導;
4.學前兒童概念與學前兒童觀;
5.學前兒童心理發育的特點與保健;
6.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7.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內容、方法及途徑;
8.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處理及安全教育;
9.教師禮儀內涵、培養及五要素;
10.教師的舉止、形象與情緒;
11.學前教育政策的含義、特點以及教育法規的含義;
1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等。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計算機考試形式。
2.試卷滿分300分。
3.考試限定用時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
(三)賦分比例
1.音樂70分;
2.舞蹈40分;
3.語言60分;
4.美術40分;
5.學前教育基本理論90分。
五、考試參考書目
鑒于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考試的學科特殊性,本次考試不提供統一的參考書目。
2.旅游管理專業
一、考試目的
根據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考試招生相關會議精神,編寫陜西省旅游管理專業單招本科專業技能考試大綱。本考綱主要測試學生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相關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旅游工作中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
二、考試要求
(一)識記:指識別和記憶;
(二)理解:指領會、融匯和貫通;
(三)綜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理解和體會。
三、考試范圍及內容
(一)中國共產黨黨史(分值15分,5%)
1.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2.中國共產黨歷史中的重大事件;
3.中國共產黨黨史中的“第一”和“之最”。
(二)旅游活動、旅游業(分值30分,10%)
1.旅游業的概念和特征;
2.旅游業的三大支柱產業;
3.旅游活動的類型及構成要素;
4.旅游活動產生的前提條件;
5.旅游活動對地方發展的重要性。
(三)陜西歷史文化(分值30分,10%)
1.陜西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特征;
2.陜西的秦腔文化;
3.陜西的皮影戲;
4.陜西的唐三彩;
5.張載,關學的主要思想。
(四)陜西旅游景觀(分值30分,10%)
1.陜西秦嶺四寶;
2.陜西的三項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長城(陜西段),絲綢之路(陜西段);
3.陜西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
4.陜西9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市臨潼區華清池景區,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景區,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渭南市華陰市華山風景區,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佛文虎景區,商洛市商南縣金絲峽景區,寶雞市太白縣太白山旅游景區,西安市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
(五)中國飲食文化(分值30分,10%)
1.中國四大菜系:魯,蘇,粵,川;
2.特色官府菜:孔府菜,譚家菜,紅樓菜,隨園菜;
3.茶葉的分類及主要代表名茶:綠茶,紅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
4.中國名酒中白酒的分類:醬香型,濃香型,米香型,清香型,兼香型。
(六)中國風物特產(分值30分,10%)
1.北京的民俗風情: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廟會;
2.浙江的民俗風情:海寧觀潮節,九姓漁民水上婚俗,舟山鑼鼓;
3.湖南的民俗風情:趕秋節,打背節,跳香節;
4.廣東的民俗風情:人龍舞,獅舞,傳統龍舟活動;
5.陜西的民俗風情:陜北腰鼓。
(七)中國古代建筑(分值15分,5%)
1.中國傳統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體現:敬天祀祖,皇權至上,以中為尊,陰陽五行;
2.古代建筑中屋頂的等級: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
3.中國現存著名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布達拉宮;
4.中國現存著名的壇廟:北京太廟,北京社稷壇,天壇,地壇,曲阜孔廟;
5.中國現存著名的古城:南京古城,西安古城,平遙古城,麗江古城;
6.中國現存著名的古長城: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
7.中國現存著名的陵墓:秦始皇陵,漢茂陵,唐乾陵,北宋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明顯陵,清陵。
(八)中國民族民俗與宗教(分值15分,5%)
1.中國的民族政策;
2.漢族概況及傳統節日;
3.佛教的教義;
4.佛教的四大名山;
5.道教的基本教義;
6.基督教的教義。
(九)旅游服務技能(分值60分,20%)
1.導游服務類型
圖文聲像導游——圖冊類、紀念品類、聲像類、語音導覽類、智慧旅游類。
實地口語導游——導游講解。
2.導游服務范圍
導游講解服務、旅行生活服務、市內交通服務、與之相關的旅游接待服務。
3.導游服務的性質
社會性、文化性、服務性、經濟性、涉外性。
4.導游員應具備的從業素質
良好的思想品德、廣博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熟練的工作技能、積極的進取精神、健康的體魄和心態。
5.導游服務程序與服務質量(以地方導游為例)
接待前的準備:業務準備、語言與知識準備、物質準備、形象準備、心理準備。
接待中的服務:迎接準備、入店服務、核對商定活動日程、參觀游覽服務、其他相關的導游服務。
接待結束工作:送行前的工作、離店服務、送行服務。
6.導游語言溝通技巧
稱謂語言技巧、自我介紹語言技巧、交談語言技巧、勸服語言技巧、提醒語言技巧、回絕語言技巧、道歉語言技巧、問答語言技巧。
7.導游講解技法
概述法、分段講解法、重點突出法、問答法、虛實結合法、觸景生情法、制造懸念法、類比法、妙用數字法、畫龍點睛法。
8.常見問題和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漏接錯接的處理、旅游計劃和日程變更的處理、誤機(車、船)事故的處理、遺失問題的處理、游客走失的處理、游客患病及死亡的處理、游客不當言行的處理。
(十)中國旅游文學(分值15分,5%)
1.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2.浪淘沙?北戴河,毛澤東;
3.登萬里長城,康有為;
4.春題湖上,白居易;
5.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李白,
6.岳陽樓記,范仲淹。
(十一)酒店管理基礎常識(分值15分,5%)
1.酒店的概念及特征;
2.酒店的類型及星級劃分標準;
3.酒店的基礎組織結構設置;
4.酒店前廳部在酒店的地位及工作崗位要求。
(十二)旅游法規(分值15分,5%)
1.旅游法的頒發,內容及保障對象;
2.旅游安全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
3.出入境及交通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機測方式,閉卷考試;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時長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1.單項選擇題
2.多項選擇題
3.是非判斷題
4.填空題
(三)分值分布
1.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3分,共120分;
2.多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3.是非判斷題,共30小題,每小題3分,共90分;
4.填空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一)《旅游學概論》,教育部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配套規劃教材,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類“十三五”規劃教材,鄧愛民、孟秋莉,2019年8月第1版;
(二)《酒店管理概論》,教育部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配套規劃教材,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類“十三五”規劃教材,魏衛,2019年9月第1版;
(三)《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統編教材,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專家編寫組,中國旅游出版社,2019年7月第4版;
(四)《地方導游基礎知識》,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統編教材,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專家編寫組,中國旅游出版社,2019年7月第4版;
(五)《政策與法律法規》,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統編教材,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專家編寫組,中國旅游出版社,2019年7月第4版;
(六)《導游業務》,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統編教材,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專家編寫組,中國旅游出版社,2019年7月第4版;
3.計算機類專業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本科專業技能校際聯考,是由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考生成績達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計算機類專業。
二、考試要求
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2009年版),本次計算機類專業技能測試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按照需要掌握的程度分為以下四類:
(一)識記:指考查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能力。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并記住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中的概念、專用名詞及其解釋。
(二)理解: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識別和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所學知識和基本操作的具體含義及特點。
(三)掌握: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初步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靈活地應用所理解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正確地完成有關的應用操作,并能解釋操作所產生的結果。
4.綜合應用:指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判斷、綜合解決實際問題,是對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考查。
三、考試范圍
以下考試范圍中的“(1)”對應“識記”;“(2)”對應“理解”;“(3)”對應“掌握”;“(4)”對應“綜合應用”。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的發展史(1);微型計算機的特點及應用(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組成(2);計算機的軟件系統(3);微機的基本配置(3);計算機的信息安全及計算機使用規范(1);計算機中的數制與編碼(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過程及趨勢(3);計算機各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1);計算機在現代社會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類應用(2);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系統的組成,以及主要硬/軟件在系統中的作用(3);計算機主要部件及其作用(2);利用數據存儲單位區分存儲空間大小(3);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及其對計算機系統性能的影響(3);存儲設備(硬盤、光盤驅動器、移動存儲器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輸入/輸出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等)的作用(2);正確連接和使用輸入/輸出設備(3);通用外部設備接口的使用方法,正確連接常用外部設備(3);鍵盤鍵位及功能,會正確使用鍵盤錄入字符(2);信息安全意識(1);計算機病毒的基礎知識、防范意識和防治方法(3);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法規和信息活動中的道德要求(2)。
(二)Windows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1);Windows 7簡介(1);認識和使用桌面(3);認識和使用窗口及對話框(3);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與作用(2);文件及文件夾的管理(4);控制面板使用(2);使用附件、安裝與卸載應用程序(2);安裝與使用殺毒軟件(1);安裝與使用壓縮工具軟件(3);中英文輸人法(3);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運行中的作用(2);常用操作系統的特點和功能(2);移動平臺當前常用操作系統的類型(3);啟動/關閉計算機系統(2);快捷鍵和快捷菜單的使用方法(3);控制面板的功能(2);會使用操作系統中自帶的常用程序(3);數據備份的重要性,會進行數據備份(3)。
(三)應用因特網
因特網知識與服務(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分類與拓撲結構(1);IP地址和域名知識(3);因特網的接入方式及設備(1);使用搜索引擎檢索信息(4);電子郵箱的基本概念(4);常用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4);博客管理及使用(4);了解因特網的基本概念及提供的服務(4);根據需要將計算機通過相關設備接入因特網(2);會申請和使用網站提供的網絡空間(3);常見網絡服務與應用(3);會使用常用即時通信軟件(2);會使用工具軟件上傳與下載信息(3)。
(四)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
Office2010安裝(4);Word2010基本操作(4);Word2010視圖方式與使用(3);Word2010排版技術(4);表格制作及編輯(3);圖文混排(3);數學公式的插入(3);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4);會設置文檔的格式(字體、段落、邊框和底紋、項目符號和編號、分欄、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3);設置文檔的頁面格式、頁眉和頁腳(3);會使用文字處理軟件提供的工具(如“字數統計”、“修訂”等),會在文檔中插入和編輯表格(3);合并文檔(2)。
(五)制作電子表格
Excel 2010基本操作(3);數據的輸入、編輯與格式化(4);單元格、工作表的編輯與格式化(4);單元格的引用(4);公式與函數(3);圖表的使用(3);數據管理與分析(4);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工作表(3);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等基本概念(2);模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數據保護的作用和操作方法(3);單元格地址的引用,常用函數的使用(3);會對工作表中的數據進行排序、篩選、分類匯總(3);常見圖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會使用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進行數據分析(3);根據輸出要求設置打印方向與邊界、頁眉和頁腳,設置打印屬性(2)。
(六)多媒體軟件應用
多媒體技術及其軟件的應用(1);多媒體文件的格式與瀏覽方式(1);圖像基礎知識及圖像處理軟件的使用(3);編輯加工音頻與視頻文件(3);轉換音頻與視頻文件格式(3);了解多媒體技術及其軟件的應用與發展(3);多媒體文件的格式(2);會選擇瀏覽方式(3);會獲取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常用多媒體素材(3);會使用軟件對圖像進行簡單加工處理(2)。
(七)制作演示文稿
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4);幻燈片中文字、圖片、圖形、聲音、影片、表格、圖表等的插入與編輯(4);幻燈片的插入、復制、刪除、移動(4);超鏈接的使用(4);幻燈片的版式、配色方案(3);幻燈片母版設計(3);幻燈片的放映(4);幻燈片的打包與打印(4);更換幻燈片的版式、使用幻燈片母版、設置幻燈片背景、配色方案、設計制作幻燈片模板(4)。
(八)IT新技術
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VR、量子通信、5G、區塊鏈等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典型應用場景(1)。
(九)常用信息技術
QQ、WeChat、支付寶、電子地圖、滴滴打車、共享單車、在線購物、電子銀行、ATM等常用IT技術的基本使用技能(3)。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機試閉卷形式。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試題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文字錄入題共四種類型。其中,單項選擇題在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項選擇題在四個選項中有一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判斷題要求判斷對錯;文字錄入題要求按照給定的文本和格式錄入中英文文字和符號,錄入字數在300(±15)字。
(三)賦分比例
1. 單項選擇題(共60小題,每小題3分,共180分)
2. 多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3. 判斷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4. 文字錄入題(共1小題,每小題40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傅連仲主編,《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電子工業出版社。
4.漢語言與文秘類專業
一、考試目的
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本科專業技能校際聯考,是由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考生成績達到合格以上,方可報考2020年職業教育單招本科院校的漢語言與文秘類專業。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指識別和記憶。
2.理解 指領會并能簡單地解釋。
3.分析綜合 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
4.表達應用 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
5.鑒賞評價 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
這五種能力表現為五個遞增層級,對它們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試范圍
(一)現代漢語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1.識記
正確讀寫3500個常用漢字。
2.表達應用
(1)正確理解和運用常用詞語(包括熟語)。
(2)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包括以下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3)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4)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5)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6)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二)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1.識記
(1)識記教材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國別和代表作。
(2)默寫教材要求背誦的名句名段名篇。
2.理解
文學體裁常識(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和實用文體常識)。
(三)文言文和古代詩歌閱讀
理解教材所選文言文和古代詩詞;初步閱讀課外淺顯文言文和古代詩歌。
1.理解
(1)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而、乎、乃、其、且、所、為、以、于、則、者、之。
(3)詞類活用。
(4)常見文言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
成分省略。
(5)理解并翻譯教材中詩文的重要句子。
2.分析綜合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鑒賞評價
(1)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初步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
(四)現代文閱讀
能讀懂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類作品。
1.理解
文中重要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分析綜合
(1)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
(2)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3)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和想象。
3.鑒賞評價
(1)初步賞析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初步評價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特點。
(五)文體應用
表達應用
(1)掌握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的文體功能。
(2)掌握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結構。
(3)掌握敘述、議論、描寫、說明、抒情五種表達方式在文體中的使用效果。
(4)掌握常用應用文的文體要求及行文習慣,常用應用文包括書信、合同、通知、請示、計劃、總結、會議記錄、述職報告、啟事、條據等。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上機考試形式。
2.試卷滿分為300分。
3.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鐘。
(二)試題類型。
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含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
(三)賦分比例
1.語言文字應用(共30題,每題3分,共90分)
2.文學常識(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3.古詩文閱讀(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4.現代文閱讀(共30題,每題3分,共90分)
5.文體應用(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五、教材參考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國家規劃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修訂版,2013年6月,主編:倪文錦、于黔勛;語文(基礎模塊)下冊,2013年6月,主編:倪文錦;語文(拓展模塊),2013年1月,總主編:倪文錦、于黔勛,主編:陸迎真。
六、重點篇目
基礎模塊上冊:《我的母親》《賣白菜》《我的空中樓閣》《離太陽最近的樹》《哦,香雪》《項鏈》《讀書人是幸福人》《致橡樹》《我愿意是急流》《永遠的蝴蝶》《詩經》二首(《靜女》《采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勸學》《廉頗藺相如列傳》。
基礎模塊下冊:《善良》《人生的境界》《南州六月荔枝丹》《邊城》《林黛玉進賈府》《荷塘月色》現代詩二首(《我愛這土地》《雨巷》)《雷雨》《竇娥冤》《唐詩二首》(《將進酒》《琵琶行》并序)《宋詞二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雨霖鈴》)《師說》《啟事》《通知》。
拓展模塊:《廢墟的召喚》《內蒙訪古》《鴻門宴》《蘭亭集序》《祝福》《一個人的遭遇》《六國論》《游褒禪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