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劉國華教授帶你逛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培養計劃著眼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致力于中國水能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注重培養學生在水工程、水資源、水環境、水災害及水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能力。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各種水利樞紐建筑物與水文循環過程。比如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它的主要建筑物包括攔河大壩、泄洪建筑物、水電站廠房和船閘等,本專業研究這些建筑物的設計建造、運行維護和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如何掌控和預測其水文循環過程,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通過三峽水庫乃至整個流域各大水庫的聯合調控,以達到防洪、環境、供水、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盡量降低其負面的效應。
包括結構力學、水力學、水文學、水工建筑物、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水利工程經濟、水資源學、河流動力學、土力學、環境水力學、水資源規劃等。
鑒于重大水利工程自身及其影響的復雜性和廣泛性,本專業的學生除了需具備基本的邏輯表達與理性思維特質以外,還應具備對水問題探索與求知的熱情、分析問題的寬闊視野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考能力。我們希望學生在面對不同水利工程問題時,不僅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具備全局和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以及綜合運用工程與非工程技術的能力與協調合作的能力。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學習離不開力學、結構、水文學等理論基礎。但同時,現代水利水電工程已經成為一個跨學科的專業,信息技術、系統理論、管理科學、生態環境科學等在本學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許多新的分支學科比如生態水工、環境水利、水文氣象學等不斷涌現出來。所以在本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更新與充實相關的知識。同時,水利水電工程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需要通過實踐教學、參觀或考察,以達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
社會上有不少人認為水利是冷門專業,是艱苦專業,其實這完全是一個誤解。相對于全國水利專業的學生規模而言,水利行業的高端人才需求特別大,不僅政府部門中有水利部/廳/局等單位,還有許許多多上規模上檔次的水利流域機構、水利水能開發集團、設計院和研究院等,高端人才需求比遠高于絕大多數專業。而且正因為被有些人歸入冷門專業,水利專業的優秀人才比例相對較低,這就為其中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水利建設早已告別了過去靠人海戰術、住工棚艱苦奮斗的年代,如今的水利設計、科研和施工管理人員,其工作條件與其他白領階層無異,設計與科研人員平時工作、生活于大城市,不需長駐工地,況且工地的工作生活條件不差、待遇收入不菲。水利工作者更是擁有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便利。
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國并非一個風調雨順的國度,洪澇災害問題并不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完全消失;我國人均水資源的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資源短缺問題將長期存在;我國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儲量世界第一,這種優質、潔凈、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占全國電力總裝機的四分之一左右,并且隨著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水電開發的規模還將翻番;伴隨我國經濟發展而導致的水環境惡化問題已到了非大力治理不可的地步。隨著全社會對水安全水環境問題認識的深入與水資源永續發展目標的確立,水利工程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大政方針,吹響了浙江大規模治水行動的新號角。水利工程的工作實質上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的,著力解決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水環境惡化和水土流失等水問題。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可培養在水利、能源(水電)、交通(港口/航道)、城市建設(供水/防洪/排澇/水環境)、農林(農田水利)、環境保護(水環境)等行業從事涉水工程設計、科研、管理、施工以及教學和基礎理論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專門人才。相關的就業部門主要包括涉水的設計院、研究院/所、流域機構、政府行政事業單位、水電開發集團、水務集團、建設單位等。
■水利水電工程最吸引我的——
水利水電工程既是傳統工科專業,又是一門極具挑戰性的學科。面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一些絕難定論且對國家具有深遠和重大影響的各種爭議,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渴望探究問題深層奧秘的沖動;新聞畫面中看到在洪澇災害時孤立無援的災民,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立誓要學以致用、救災救難的決心;親身體會到自來水異味、水環境不斷惡化的現實,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救國救民的責任心;看到我國近年水電建設每年投產的水電裝機超過一個三峽、水電總裝機將10年前世界第一的美國遠遠拋在后面的中國奇跡,我感到無比自豪! 在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水永遠是一種稀缺資源,當前存在的水資源短缺、水災害和水環境問題在短時期內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水利在我國今后幾十年內始終是一個不會十分熱門但卻持續穩定的優質行業。
——劉國華
浙大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頻繁,系內大家庭氛圍濃厚。學生人均占有的師資力量多,這為學生在校求學期間提供了許多便利。而小班化的教學,加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深度交流。同時導師制的設置,也能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以及選擇未來適合各個學生自己的道路。對于水利水電專業本身,在實際工程中,人們依舊采取不少的經驗公式、方法,這反映出該專業存在許多有待探索的領域,并十分依賴于經驗和知識的積累與傳承。站在國家層面上講,水災害、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問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會十分突出,水電作為國家能源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仍是國家大力發展的產業。
——大四學生鄭健
雖說水利水電工程規模不大,但新老生之間的傳承是令每一個浙大水利人自豪的事。不論是自習還是考試周備戰,我們總會收到來自學長學姐的幫助;平時班聚、出游或是籃球賽,我們也不忘帶上學弟學妹一起。我們幾屆水利人站到一起,總是能叫出彼此的外號,說出彼此的特點,也不忘互相帶來的回憶與感動。至于我們系可愛的老師們,也個個如同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他們在課上給我們講授廣博的學術知識,在課下與我們探討智慧的人生哲理,亦師亦友,啟發我們的成長。
——大四學生朱淑英
作為一名大四水利學生,我覺得大家對水利這個專業的了解還是蠻不足的。很多人在就業、學習上可能會對水利有很多困惑和誤解,覺得這是個很苦很累然后很冷門的專業,其實不然,還是有蠻多大型設計院、研究院急需這方面專業人才的,機會很多。大家印象中浙大水利好像沒什么名氣,這主要源于我校水利專業規模比較小,其實本系畢業的前輩中,不但優秀的大有人在,而且絲毫不遜色于其他專業。我們這里也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充足的機會,當然機會也要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你認真對待每件事,你也許會發現,這里大概也包含了你想要的一切。
——大四學生段翔
水利水電工程最吸引我的便是班級的氛圍,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大學以來終于找到了家的感覺,滿滿的歸屬感。當然還有學姐學長的幫助與教誨對我們來說意義最深刻了,這或許就是我們專業的傳承吧。像我們男生非常喜歡運動,每次去打球都是三屆人一起,感覺特別的棒。對于專業,水利水電一聽就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當然吸引我的便是可以去“三峽”參觀、學習,這樣我們不僅可以親身感觸大自然的魅力,還可以將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充實我們大腦。
——大三學生曹劍
轉眼間已經來到水利兩年了,坦白說,選擇這里雖然有點有違初衷,也曾問過自己,這里到底適不適合我?這里對于自己的發展是否有利?我現在可以確定地說,我的選擇沒有錯,未來兩年我還將繼續在浙大水利讀碩士研究生。所謂的水利是“冷門”行業,所謂的“入錯行”,我覺得都是因為對行業和專業的不了解,沒有經過專業的分析和思考,一旦你靜下心學下去,就會發現能做的還有很多,同時,也給你打開了一扇很多人都不會去打開的門,讓你知道其他人并不了解的知識。況且,只要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專業并不能限制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大四學生楊柳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