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加工制造類專業技能測試大綱(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單獨招生專業技能測試大綱)
第二部分:加工制造類專業技能測試大綱
(輪機工程技術/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
一、測試性質
本大綱適用于中等職業學校加工制造類專業畢業生報考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輪機工程技術、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技術四個專業單獨招生考試的專業技能測試部分。
二、測試依據
本技能測試大綱以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加工制造類專業教學標準(試行)》,(教職成廳函[2014]11號)、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普通高校對口招生職業技能考試大綱——加工制造類(2019年版)》及國家職業標準:鉗工(裝配鉗工、職業編碼:6-05-02-01,工具鉗工、職業編碼:6-05-02-02,標準發文:勞社廳發[2002]1號、人社廳發[2009]66號)為依據,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際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對培養對象的基本要求,以測試考生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專業操作技能,以及職業素質和學習能力為目的而制定。
三、測試方式
技能測試。
四、測試時間和地點
測試時間:2020年3月28日下午
測試地點:詳見考試公告或準考證
五、測試內容及要求
(一)測試分值
滿分200分。
(二)測試項目
機械零件的鉗工加工,每名考生技能測試總時間為60分鐘。
(三)測試目標
1.能正確識讀零件圖紙,了解鉗工工件的技術規范及要求。
2.正確分析零件的外形結構特征,制定合理的鉗工工序,填寫工序卡。
3.具備劃線、鋸削、銼削工藝的操作技能,選擇正確的工量具,遵守操作規范,實施單個零件的鉗工加工。
4.能正確使用常用鉗工工具及游標卡尺、高度尺、直角尺、刀口尺、角度尺等常用量具。
5.具備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環保意識等職業綜合素質。
(四)測試內容與評價
1.測試內容
測試內容包括工藝流程的合理性、操作的規范性和熟練程度、工量具的使用、零件的質量,以及安全文明生產。
2.評分方式
工序卡和零件質量采用考評員集中評定;操作規范性、工量具使用和安全文明生產由現場考評人員記錄并評定。評分標準與分值比例如下表所示。
序號 | 測試內容 | 評分標準 | 配分 |
1 | 鉗工工藝分析 | 根據測試題目,分析零件圖,制定合理的鉗工工序,并填寫工序卡。 | 20 |
2 | 鉗工加工 | 選擇正確的鉗工工藝,在規定時間內,規范和熟練地實施鉗工加工。 | 20 |
3 | 工量具使用 | 選擇正確的工量具,規范和熟練地實施加工過程中的零件檢測。 | 20 |
4 | 零件質量 | 按照零件圖紙要求,加工出合格零件。 | 120 |
5 | 安全文明生產 | 全程無安全隱患,文明操作,按照6S要求完成測試工作。 | 20 |
合計 | 200 |
(五)測試要求
1.測試設備與毛坯
設備:鉗工工作臺、臺式虎鉗。
工量具:劃線平臺、鐵刷子、清潔用棉紗、劃針、手錘、樣沖、手鋸、銼刀一套、刀口尺、直角尺、劃線高度尺、游標卡尺、萬能角度尺等。
毛坯材料:Q235鉗板,尺寸50×50×5mm。
2.零件的技術規格
外形特征:含直線、斜線、陰角、陽角。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達IT11級,角度尺寸偏差不大于±1o,表面粗糙度達。
形狀精度:至少兩個面直線度公差值在0.1mm以內。
位置精度:有一個面與基準面的垂直度公差值在0.1mm以內,有一個面與基準面的平行度公差值在0.1mm以內。
六、其他
1.考生專業技能測試應自己準備工作裝。
2.考試的工量具、原材料由考點負責提前準備好,考生可自帶工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