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2020年依據澳門“四校聯考”成績免試招收澳門學生辦法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武漢大學2020繼續采用澳門“四校聯考”成績,招收符合相關條件的澳門高中畢業生(以下簡稱“澳門四校聯考生”)。
一、招生計劃
計劃招收“澳門四校聯考生”約5人,具體招生專業或專業類見附件。武漢大學可根據生源質量情況,對招生計劃進行適當調整。
二、報名條件及辦法
1.報名條件
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1)持澳門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2)需參加 2020年“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 且中文科目(正卷)、數學科目(正卷)、英文科目成績均達到950分(含)以上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以下簡稱“四校聯考”)。
報考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除達到以上條件外,還需參加中文附加卷考試,并且成績達到750分(含)以上;報考理工類所有專業的考生,除達到以上條件外,還需參加數學附加卷考試,并且成績達到650分(含)以上。
2.報名辦法
符合報名資格的考生請于 2020 年 6月15——6 月 30期間登錄武漢大學本科招生服務系統(http://bkzs.whu.edu.cn/)網上報名并上傳有關材料,考生須在報名截止前將以下報名申請材料的電子掃描件上傳至報名系統:
(1)《武漢大學 2020年澳門 “四校聯考”考生入學申請表》,由報名系統直接生成打??;
(2)《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影印本;
(3)澳門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正反面影印本;
(4)加蓋學校公章的預畢業證明;
(5)加蓋學校公章的澳門“四校聯考”成績單;
(6)“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聲明書;
(7)中學階段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和個人興趣特長,附獲獎證書影印本和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未按要求完成報名、報名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一律視作報名無效。
三、志愿填報
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填報專業志愿,每位考生可填報4個專業志愿(專業目錄見附件)
四、錄取
根據考生的“四校聯考”中文科目(正卷)、數學科目(正卷)、英文科目成績總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同分情況下依次按如下成績排序:中文科目(正卷)成績、數學科目(正卷)成績、英文科目成績。
五、入學與身體檢查
1.新生入學報到時,須持有效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所持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應,報到時間以《錄取通知書》上規定的時間為準。
因故不能按時報到者,應提前向所在學院請假,并獲得批準。在規定時間內未報到又未請假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2.新生入校后,武漢大學將核查其入學資格。凡不符合“澳門四校聯考生”錄取條件或弄虛作假者,武漢大學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3.新生入校后,由學校進行身體檢查,對不符合入學體檢要求者,取消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它專業。
六、其它
1.被錄取的學生入學時,應繳納學費和雜費,收費標準與祖國大陸同專業學生標準一致;學生與同專業祖國大陸學生同住,并按相同標準繳納住宿費;
2.學生在校期間,按教育部及武漢大學有關規定管理。寒暑假可自費離境探親訪友;
3.學生在校學習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按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學生的規定》,修完規定課程、修滿學分即準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學校授予其相應學位;
4.若教育部及聯招辦2020的相關規定有變化,以新規定為準。
七、監督機制
武漢大學監察部全程參與、監督工作,并受理考生申訴。申訴及舉報聯系方式:jwo@whu.edu.cn。
八、聯系方式
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辦公地點: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大樓南樓二樓西側
聯系電話:027-6875 4231
電子郵箱:wdzsb@whu.edu.cn
網 址:http://aoff.whu.edu.cn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2062659001
附件1:“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語言科及數學科)”聲明書.pdf
附件2:
專業目錄
招生專業 |
學制 |
招生科類 |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
4 |
文史類 |
歷史學類(歷史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世界史、考古學 ) |
4 |
文史類 |
哲學類(哲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宗教學) |
4 |
文理兼招 |
新聞傳播學類(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新聞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 |
4 |
文理兼招 |
社會科學試驗班 (信息管理類)(圖書館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檔案學、編輯出版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 |
4 |
文理兼招 |
經濟學類(經濟學基地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融工程(含金融科技試驗班)、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含國際金融試驗班)、保險學(含精算試驗班)) |
4 |
文理兼招 |
工商管理類(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含戰略與創業投資試驗班)、市場營銷(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
4 |
文理兼招 |
法學(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
4 |
文理兼招 |
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
4 |
文理兼招 |
社會學類(社會學) |
4 |
文理兼招 |
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4 |
理工類 |
物理學類(物理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材料物理、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4 |
理工類 |
化學類(化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應用化學) |
4 |
理工類 |
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生物技術、生態學) |
4 |
理工類 |
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生物技術、生態學) |
4 |
理工類 |
工科試驗班(一流學科群,含水利類(水利水電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電氣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自動化)、動力與機械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化學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土木類(土木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 |
4 |
理工類 |
建筑類(建筑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城鄉規劃) |
5 |
理工類 |
建筑學(中外合作辦學) |
5 |
理工類 |
計算機類(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工智能 ) |
4 |
理工類 |
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信工程、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 |
理工類 |
遙感科學與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地理國情監測、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
4 |
理工類 |
測繪類(測繪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導航工程) |
4 |
理工類 |
地球物理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
||
臨床醫學類(臨床醫學(五年制)(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醫學檢驗技術) |
5 |
理工類 |
口腔醫學(五年制)(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
5 |
理工類 |
藥學類(含藥學、生物制藥) |
4 |
理工類 |
基礎醫學 |
5 |
理工類 |
藥學類(藥學、生物制藥) |
4 |
理工類 |
備注:1.錄取專業(專業類)名稱以實際發放錄取通知書為準;
2.每個專業(專業類)擬錄取人數一般不超過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