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專業解讀
咨詢電話:(028)87092220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學院依托學校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學科優勢,“理工固本、財經鑄魂”,為國內少數融管理學、經濟學與工學于一院的辦學實體,師資力量雄厚,本、碩、博(博士后)辦學層次完整。
學院以互聯網金融、商務智能為特色,致力于培養掌握大數據處理能力、金融信息挖掘能力、智能管理決策能力、適應未來激烈競爭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信息化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商務智能方向)、電子商務(支付結算方向)3個本科專業以及人才培養特區“金融智能與信息管理光華創新人才實驗班”, 承建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基地,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兩個四川省重點學科和“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建“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與科技部共建“金融智能與金融工程”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設有包括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學科在內的8個碩士點,3個博士點,1個工程碩士(項目管理領域)專業學位點。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4人、教授13人,副教授40余人。學院全職教師中,擁有國家“-”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名,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名,四川省高層次引進人才“百人計劃”3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名。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訓練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具有條件良好的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同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開展學分互認的交換學生項目,每年選送并全額資助十余名優秀學生赴歐洲著名大學交換學習一年。
學院畢業生40%左右考研或者出國深造,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薪資水平在全校各專業前列。把握信息,引領時代,熱忱歡迎優秀學子以第一志愿報考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各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信息化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既掌握扎實的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組織與結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理論方面的專門知識和專門技能,又具備現代金融專業知識,擅長大數據分析、智能信息處理和金融信息安全技術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了解這一領域的理論前沿、發展動態和主流技術,具有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應用創新能力。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具備較強的金融大數據處理的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信息技術專業問題的能力;
2. 具有較好從事計算機及相關領域中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分析、設計、開發、應用、維護和管理的能力;
3. 熟練掌握和應用金融大數據處理、智能信息處理、金融信息安全等方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4. 具有一定的現代金融業務基礎知識、金融信息技術知識;具有金融信息化系統應用開發、維護和管理的相關技能;
5. 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了解中國與世界信息技術發展與變革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6. 具有能初步從事計算機科學理論研究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優秀的綜合素質。
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金融大數據處理為特色,專注于金融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智能信息處理和金融信息安全技術等學科方向,是國內金融特色最為鮮明的信息科學專業。
核心課程:程序設計(C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挖掘、網絡與信息安全、大數據處理基礎、中央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平均薪酬位居全校前列,學生畢業后可到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繼續深造,或就業于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金融業、國內大中型企業、國外獨資與合資企業等單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商務智能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經濟管理和信息技術交叉學科的創新與發展,培養既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素養,又掌握信息科學理論與技術,具備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咨詢、管理,以及對海量金融信息處理與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對海量金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的實踐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
3. 具備信息收集組織、分析研究、傳播與開發利用的基本能力;
4. 了解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態和前沿技術;
5. 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決策支持能力;
6. 熟練掌握以下技能:口頭與書面溝通能力;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應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挖掘軟件及統計分析軟件的能力;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專業特色:本專業于1985年設立,是學院開辦的第一個專業,現為四川省特色專業。本專業以商務智能為方向特色,依托“金融智能與金融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中美聯合商務智能實驗室”等,致力于經濟管理和信息技術的交叉學科的創新與發展。在人才培養上突出“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突特色”的特點,通過對現代管理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及金融會計等業務知識的融合,培養適應知識經濟需要,以信息技術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創業型”管理人才。
核心課程: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原理(含宏觀、微觀)、管理學原理、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分析與設計、數據挖掘、金融智能、項目管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平均薪酬位居全校前列,學生畢業后可到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繼續深造;也可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管理、決策支持以及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等工作。
電子商務(支付結算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掌握信息科學知識與技術方法,具有堅實的經濟管理與現代商務理論基礎,具備使用信息技術開展商務活動能力,能夠從事現代電子商務管理與系統開發的高級復合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和信息技術相關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系統掌握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并解決電子商務理論與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電子商務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開展電子商務實踐的綜合能力;
2. 熟練掌握電子商務相關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尤其是商務大數據分析能力;
3. 具有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電子商務創新,以及分析和解決電子商務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熟悉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 了解電子商務應用領域的最新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
6. 熟練掌握以下技能:口頭與書面溝通能力;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應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挖掘軟件及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商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專業特色: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電子商務專業和四川省特色專業,本專業以支付結算為特色,依托“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與阿里巴巴、中國銀聯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擁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和鮮明的專業特色。
核心課程: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電子商務、數據庫原理、電子支付與結算、網絡營銷、計算機網絡、金融智能、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等。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平均薪酬位居全校前列,學生畢業后可到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繼續深造;也可在各級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尤其適宜在電子商務相關行業從事系統設計、運營與管理工作以及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