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理工學院2022年普通專升本招生考試《建筑材料》考試大綱
一、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
《建筑材料》是高等學校土木工程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主要介紹了各類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質、用途、制備和使用方法,以及這些材料的質量檢測、質量控制方法和質量評價標準,同時又介紹了土木工程材料性質和結構的關系及改善性能的方法。
(二)課程目標與要求
畢業要求 |
課程目標 |
能恰當表述復雜工程問題中的相關材料概念和理論 |
學生需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 |
能將土木材料知識應用于工程設計和施工中 |
學生需掌握土木工程主要材料的性質、用途、使用方法 |
能識別和判斷土木工程中材料相關問題的關鍵環節和參數 |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制備、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理解土木工程材料與土木工程設計、施工、造價、管理、環境的相互關系 |
具備一定的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發能力 |
了解工程材料性質與材料組成和結構的關系,以及改善材料性能的途徑,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情況 |
二、教材
1.教材名稱:土木工程材料
2.版本:第3版
3.書號:9787040431216
4.作者:蘇達根
5.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6.出版時間:2015年8月
三、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
第一章 材料的基本性質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材料學的基本理論
2.一般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
3.熟練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材料的各種密度的概念,材料的孔隙特征,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材料的熱工性質;
2.領會:材料的力學性質,材料的耐久性
第二章 建筑金屬材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化學成分對鋼材技術性質的影響;建筑鋼材品種、牌號表示方法及選用原則
2.重點了解:鋼材的冷加工強化及時效強化;
3.一般掌握:建筑鋼材的主要力學性能指標;
4.熟練掌握:掌握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包括強度抗拉性能、冷彎性能、沖擊韌性、疲勞等)的意義,測定方法及影響因素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建筑鋼材的技術性質;
2.領會:化學成分對鋼材技術性能的影響;
3.簡單運用:建筑鋼材品種、牌號表示方法及選用;
第三章 無機膠凝材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的生產工藝;硅酸鹽水泥與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工藝;水泥凝結硬化原理;水泥的腐蝕;摻混合料水泥和其它品種水泥特性及適用范圍;綠色水泥及其發展趨勢。
2.重點了解:石膏、石灰消解與硬化過程;石膏、石灰、水玻璃的主要用途;
3.一般掌握:石膏、石灰技術性質與技術標準;硅酸鹽水泥主要礦物成分及其特性;
4.熟練掌握:水泥的主要技術性質、檢測方法及技術標準;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硅酸鹽水泥與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工藝,主要礦物成分,凝結硬化原理以及主要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摻混合料水泥和其它品種水泥。
2.領會:石膏、石灰、水玻璃的生產工藝;石膏、石灰消解與硬化過程;石膏、石灰技術性質與技術標準;
第四章 混凝土與砂漿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混凝土技術的新進展及其發展趨勢;配合比設計方法;
2.重點了解: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概念;抹面砂漿的主要品種性能要求及其配制方法;
3.一般掌握:水泥混凝土對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砌筑砂漿的技術性質、檢測方法;
4.熟練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質及其測定和調整方法;硬化混凝土的力學性質、變形性質和耐久性及其影響因素;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各項性能的測定方法并能夠正確選用;水泥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設計過程;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水泥混凝土的概念、主要技術性質及其影響因素;
2.領會:建筑砂漿的技術性質及應用;
3.簡單運用:水泥混凝土對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
4.綜合應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第五章 砌筑材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燒結普通磚的性質及特點
2.一般掌握:蒸養蒸壓磚、砌塊的主要性質及應用特點;砌筑石材的性質及應用;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墻體材料的中各類;砌墻磚的種類及性能;砌塊的類型及特點;
2.領會:砌筑石材的性質及應用
第六章 瀝青和瀝青混合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瀝青材料的基本組成、工程性質及測定方法;瀝青的改性和摻配;主要瀝青制品及其用途;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瀝青在工程中的使用要點;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石油瀝青的組成與結構,技術性質、技術標準;外界因素對瀝青材料性能的影響;瀝青的改性措施;瀝青主要制品及應用;瀝青的改性措施;瀝青主要制品及應用;瀝青混合料的定義及分類,組成結構與強度理論,對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
第七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識;
2.一般掌握: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識;
2.簡單運用:建筑塑料和膠粘劑的性質及應用;
第八章 木材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木材的優缺點、木材的構造、腐朽與防止;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
第九章 建筑功能材料
(一)課程內容要求
1.一般了解:建筑裝飾材料的基本要求、主要類型及性能特點;
2.一般掌握: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的作用原理;
3.熟練掌握: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的主要類型及性能特點;
(二)考核點(含知識和能力)及要求
1.識記:常用建筑裝飾材料的類型及選用;保溫隔熱材料的性質及要求;吸聲材料的性能及選用;
四、考試內容覆蓋率
序號 |
章(或項目) |
覆蓋率 (百分比) |
1 |
材料的基本性質 |
15% |
2 |
建筑金屬材料 |
15% |
3 |
無機膠凝材料 |
15% |
4 |
混凝土與砂漿 |
15% |
5 |
砌筑材料 |
15% |
6 |
瀝青和瀝青混合料 |
10% |
7 |
合成高分子材料 |
5% |
8 |
木材 |
5% |
9 |
建筑功能材料 |
5% |
五、課程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50分鐘(專業綜合課)
3.試卷滿分:200分(專業綜合課)
4.試卷題型及比例:5種,分別為單項選擇題20%、填空題15%、判斷題10%、簡答題40%、計算題15%。
六、關于試卷結構及考試的有關說明
1.本考綱是根據課程標準制訂的。考核知識點覆蓋課程各章(或項目)主要教學內容,重點章節(或項目及任務)考核內容的覆蓋密度偏大,分值偏高。
2.考題范圍不超出考綱中考核知識點范圍,考核目標不高于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相應最高能力層次要求。
3.“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綜合應用”四個認知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其含義是:
識記:要求應考者能夠對該知識點,如定義、名詞、概念、性質等有清晰的認識,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對該知識點,在識記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與有關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并能做出正確的表述和解釋。
簡單應用:要求應考者能夠運用相關章節(或項目及任務)的幾個知識點,解決生活與生產實踐中的一般性問題。
綜合應用:要應考者能夠綜合運用各章節(或項目及任務)多個知識點,解決生產實踐中稍復雜的一些問題。
“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綜合應用”四個認知層次的試題在試卷中所占的分數比例依次約為:20%、20%、30%、30%。
4.試題的難度可分為:較容易,中等,較難;它們在試卷中所占分數比例依次大致為:4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