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學院2023年中職職教高考招生簡章
地處蘇州 省屬高校 公辦本科 招生代碼:1263
u “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高校
u 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
u 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備院校
u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u 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u 江蘇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屬本科高校
u 江蘇省文明學校
u 江蘇省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督導A等高校
u 江蘇省平安校園
u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常熟理工學院是江蘇省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1958年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二萬多名各類人才。學校現有隔湖相望的東湖、東南兩個校區,設有14個二級學院(部),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000多人,設有51個本科招生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1個省招生。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凝練了“注重通識、融入業界”的人才培養理念,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優越的區位
學校位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坐落于人文薈萃、山明水秀、交通發達的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蘇州常熟,東倚上海,西鄰無錫,北接南通。
敬業的教師
學校師資隊伍“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精干高效”,現有教職工159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200人,高級職稱730多人,博士650多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264人次,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優秀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13個。以執著的敬業精神、精湛的教學藝術和豐碩的教學成果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勤奮的學生
以“勤奮刻苦、明德博學、志存高遠”為優良學風,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時代英才。畢業生考研升學率逐年上升,2022年有633人考取研究生,其中,有211名學生被原“985”、“211”工程高校或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0高校錄取繼續深造。
規范的管理
學校注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過程控制,并建立集“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四位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充分發揮職能部門與二級學院協同育人,全面實行“班主任+輔導員”二元制學生管理模式,以“嚴明的規章、有序的運行、積極的創新”為特色,全程、全員、全方位推進人才培養工作。
貼心的服務
學校貫徹“以生為本”服務理念,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構建“黨團領航、綜合發展、成長指導、日常事務、權益維護”五位一體學生服務體系,將就業、學業和生活等服務送至學生身邊,強化服務保障,為學生辦好事、讓學生好辦事。
多元的資助
除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外,學校還利用區位優勢,充分挖掘社會資源,積極拓展解困助學渠道,設立“77物理之光獎學金”“波司登莘愛助學金”“雪中飛助學金”“善美常熟先鋒獎學金”“善美常熟至懷助學金”“流水琴川獎學金”“隈利實國際助學金”“貝恩獎學金”等近30種獎助學金。各類獎助學金從1000元至20000元不等,另外,每年為貧困學生提供數百個勤工助學崗位,保障學子順利成長成才。
精彩的活動
精心組織科技、文化、公益、競賽、體驗、交流、創新、創意、創業等活動,打造多彩的校園生活。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應用設計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等賽事屢獲佳績。學校位列“2018-2022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常熟理工學院位居全國第三、江蘇第一。學校獲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累計入駐204個創業項目,其中具有法人資格的大學生創業項目100個。
優質的就業
學校重視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波司登集團、藥明康德、長城汽車、永鋼集團等238個重點企業建立了就業基地,跨專業、跨學科、跨學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每年有90%以上畢業生在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就業,近60%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學校連續被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督導A等高校”。
優美的校園
學校自然環境生態優美,坐落在美麗的昆承湖畔,現有隔湖相望的東湖、東南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800多畝,建筑面積60多萬平方米,校園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教學樓、體育館、實驗中心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學生宿舍統一安裝空調,為學生生活成長營造優越的硬件環境。
廣泛的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芬蘭、韓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9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入選江蘇-英國高校合作聯盟、江蘇-韓國高校合作聯盟,獲批江蘇省教育廳“十四五”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重點平臺建設項目;分別與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德國米特韋達應用技術大學、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聯合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雙學位),與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愛德華茲維爾分校、威斯康星大學斯托特分校、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合作開展中美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雙學位);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4年制本科學歷留學生。
常熟理工學院2023年中職職教高考招生計劃 |
||||||
代號 |
專業名稱 |
層次 |
學制 |
學費 (元/年) |
計劃數 |
科目組名稱 |
1 |
機械工程 |
本科 |
4 |
5800 |
45 |
機械 |
2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4 |
5800 |
45 |
機電一體化 |
3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4 |
5800 |
40 |
電子電工 |
4 |
軟件工程 |
本科 |
4 |
5800 |
80 |
計算機應用 |
5 |
市場營銷 |
本科 |
4 |
5200 |
40 |
市場營銷 |
6 |
汽車服務工程 |
本科 |
4 |
5800 |
45 |
汽車 |
7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4 |
5800 |
80 |
紡織服裝 |
以上計劃以省教育考試院最終公布為準。
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及機械工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檢測與控制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電工電子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機械工程測控技術、機電控制技術。
就業方向: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檢測與控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基本理論和測控系統與儀器工程知識,具有機電測控系統與電子儀器領域技術開發、系統集成和綜合應用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富有社會責任感,能在儀器儀表、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行業或領域從事與測控技術及儀器相關的系統設計、技術開發、工程應用、運行維護、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FPGA設計、信號分析與處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虛擬儀器技術、PLC控制技術。
就業方向:可勝任電子信息、計量、測試、控制工程、智能儀器儀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設計、制造、開發和應用等相關工作,也可以選擇考研繼續深造。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氣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與計算機應用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較為寬廣的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經濟管理科學基礎知識和創新精神,富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在供配電系統、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從事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系統運行、試驗分析、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FPGA設計、現代電氣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新能源轉換與控制技術、電氣工程基礎、現代電源技術、智能配電網技術、控制電機及應用、控制器編程基礎、嵌入式系統、電氣控制及PLC技術設計及實踐、電工電子實訓、大學生電子設計創新訓練、專業綜合性工程實踐。
就業方向:就業方向:可勝任工礦企業的電氣技術崗位,能在電氣控制、電力傳動、生產自動化和供電系統從事管理決策、系統分析、運行維護和開發集成等工作,也可到電力行業承擔管理和維護工作。
軟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地方性、應用性需求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軟件工程理論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軟件工程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具備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能力和軟件項目管理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需要,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等行業勝任軟件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集成、測試、管理和技術服務等工作的創新意識較強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軟件工程、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UML)、操作系統、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軟件過程與項目管理。
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畢業生可以在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辦公自動化處理、計算機安裝與維護、網頁制作、計算機網絡及專業服務器的維護管理和開發、動態商務網站開發與管理、軟件測試與開發及計算機相關設備的商品貿易等方面的有關工作。
市場營銷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市場營銷商科專業基礎素質,同時兼具較高數據思維和數據能力的高級復合型新商科人才。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市場營銷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熟悉當代市場營銷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熟練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能,能夠創造性地利用大數據解決實際營銷管理和決策問題;學生在畢業后更加能適應全球數字化轉型時代的當代商業環境。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調查、營銷策劃、大數據基礎、新媒體營銷、數據分析與挖掘、跨進電子商務
就業方向: 在企業從事客在企業從事戶運營與管理、市場運營與管理、新媒體營銷、業務拓展、市場調研、營銷策劃以及其他和市場營銷有關的工作。
汽車服務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蘇南地區汽車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具備扎實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基礎和前沿知識,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汽車檢測儀器、設備和汽車服務類虛擬仿真軟件等,分析和解決汽車試驗與檢測、汽車營銷與保險等涉及復雜工程問題的應用型現場工程師。
主要課程:機械原理、汽車電子技術基礎、汽車構造、機械設計、汽車試驗與檢測技術、汽車動力與傳動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
就業方向:汽車整車試驗檢測、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試驗與檢測、汽車商務貿易、汽車保險理賠、二手車服務等方面工作。
服裝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服裝產業人才需求為目標,培養具備服裝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掌握扎實的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基礎理論、具有較強專業技術執行和應變能力,誠信敬業、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人文藝術素養,能在現代服裝企業解決產品研發、銷售經營、版型設計、工藝設計、IE技術與生產管理等工程問題的應用型工程師。
主要課程:紡織材料學、服裝設計原理、服裝人體工程學、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設計、立體裁剪、服裝CAD、服裝生產管理、服裝企劃與市場營銷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服裝行業相關部門和領域,從事成衣款式與版型設計、服裝品牌與商品企劃、服裝營銷管理與國際貿易、服裝生產線組織與工藝管理、質量控制與成品檢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