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學院院校代碼11540,招生專業組代碼227
為響應國家新質生產力、金融強國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需求,廣東金融學院在清遠校區設立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構建金融與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平臺。
2024年,我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設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統計學等4個清遠校區四年制全學段本科招生專業,招生計劃1000人,全部安排在廣東省物理類招生,招生專業組代碼為227。
各專業招生情況詳見下表:
區別于學校其他二級學院的專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設置的本科招生專業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專業定位與設置
學院秉持“扎根數據科學,賦能AI金融”的核心理念,所有專業均緊密圍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旨在培養具備數據處理、分析和應用能力,同時掌握金融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學院所開設專業的具體培養方向細分如下:
學院緊跟技術發展前沿,不僅設置了關于大模型應用、AIGC技術等前沿技術課程,還加強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學課程,如拓撲數據分析、復變函數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前瞻性視野。以此為基礎,學院正籌備申辦人工智能專業。
二、教學方式創新
學院擬引入校外行業導師制度,聘任國內知名企業比如華為等公司的優秀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導師并建立校外導師授課機制,實現由豐富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經驗的校外導師擔任一線核心課程的講授,提升授課質量的理論深度和應用效度;同時,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比如邀請行業優秀專家學者或者學院優秀教師以舉辦專題講座或者讀書會的形式進行第二堂課的學習,而不僅僅拘泥于傳統的行政課堂教學。培育向研究生教育看齊,搭建以教學研究團隊為導向的工作室來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促進本科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三、培養模式創新
學院采用“跨科融匯與產學研合璧”的育人模式,致力于培育具備綜合性知識體系、創新實踐能力以及國際視野的數智人才。學院從基礎理論、核心技術、應用技術、行業應用四個層次構建學科建設體系,以確保學科的前沿性和實用性。為此,學院建立了科研項目、實習基地、企業導師三位一體的多現場覆蓋工程實踐平臺。以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產學研AI金融全鏈條融合,打造數據分析師、數據建模師、AI工程師、AI架構師的階梯發展體系,鼓勵教師投身企業轉化科技成果;智夢起航,探索國際化合作辦學與國內高校協同育人創新模式:選拔專業成績優秀學生,前往國內知名高校進行交換學習,學生將參與對方高校的課程學習、科研項目和實踐活動。同時為學生提供國外訪問學習機會,學生將參觀國外知名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了解國際前沿技術和趨勢。
四、清遠校區定位與建設
清遠校區被定位為工科校區,廣東金融學院-京東數智產業學院、廣東金融學院金融科技實驗室,以及與華為共建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都將落地該校區。學院計劃與華為等企業合作,建設一個全面且針對性強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加強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綜上所述,廣東金融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優化,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與學校其他二級學院的專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