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柴春雷副教授帶你逛工業設計專業
設計的目標始終是賦予產品和系統更卓越的功能、更優美的形式、更美好的身心感受,創造更好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價值,滿足和引領社會和市場需求。工業設計是一門多領域交叉的綜合型學科,涉及藝術、工程技術、文化、用戶心理、商業營銷等。它通過創造性的設計思維活動,將最新的科技成果轉變為實用、美觀、人性化的產品、系統和服務,以此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本專業學生以科技與創意大類的學生為培養對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設計實現能力。
設計基礎、設計思維與表達、整合與創新設計、技術構成與創新設計、文化構成與創新設計、用戶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信息產品設計、商業創新設計。
工業設計的學生需要對社會和生活充滿興趣和想象力,對設計有敏銳感悟力,善于發現,善于解決;還需要具有寬廣的人文視野、活躍的思維、較高的藝術設計理論素養,以及較強的整合創新能力,團隊學習合作意識。工業設計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產品審美和文化內涵,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一個是設計基礎問題,一個是多學科融合問題。初涉工業設計,必須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即設計構成、設計思維和表達、設計心理等,培養學生的設計基礎和審美素養;另外,工業設計需要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了解多個學科的知識,設計眼界要寬,要有意識地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
工業設計不同于藝術設計,藝術設計考慮的是個人對藝術的理解,工業設計考慮的是如何創造社會需要的產品、系統和服務,考慮如何協調人、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工業設計不同于工程設計,前者是從需求和問題出發,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給出合理完善的解決方案,后者考慮更多的是方案如何實現。
當前,國家十分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未來10年將是我國發展方式轉型,迎接新產業革命的機遇和挑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創新設計,提升創新設計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引領集成創新,創新產品、工藝裝備和經營服務模式,培育一批以創新設計主導的世界著名企業和品牌,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設計行業:適合職位有設計總監、產品總監、產品經理、工業設計師、產品設計師等;
互聯網等高新技術行業:適合職位有設計總監、產品總監、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用戶體驗師、用戶調研等;
跟設計相關的其他行業:從事的行業不與設計直接發生關系,但運用了設計的思維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創新創業行業:工業設計是非常適合創新創業的專業,可以設計新產品、新系統、新服務和商業模式,來引領行業和社會的發展。
工業設計專業成立時間只有20多年,但已經培養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責任設計師章俊、2010廣州亞運會火炬設計師洪華等杰出校友。
■工業設計最吸引我的——
工業設計不僅能造就一個兼具人文藝術氣質和科學技術素養的優秀設計師,而且能培養具有商業實戰能力的領導者。工業設計是一個特別適合創新創業的專業,讓每個人都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憑借自己優秀的創意能力和卓越的商業眼光,開創自己的事業。設計是制造業的龍頭,將為我們國家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提供原動力。
——柴春雷
工業設計自由,寬廣,分享,創新。
我做過產品項目,使設計從概念草圖走向實物生產;我參加過國際性workshop,與設計大師對話,傾聽到這個世界上設計的最強音;我拿過Reddot、IDEA,設計界的奧斯卡,站在國際最高的設計領獎臺展示我們的概念;我組織主題演講TEDxZJU大會,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一起沖撞;我收獲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他們與我共同設計,共同創意,頭腦風暴。而這一切都因工業設計而開始。
工業設計,背景是豐富的,跨學科、跨領域,看到更多、接觸更多,這注定是一個“匯集思想”的平臺;教學上是主動的,很多學科是一項傳授的過程,而工業設計更注重自身實踐,老師從來不會告訴你怎么做,如何做,留給你的只有問題,而過程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環境上是自由的,工業設計絕不限制學生任何方向的發展,不管研究計算機還是做產品,不管是美術還是音樂,不管是探究商業模式還是分析消費市場……你都能在工業設計找到自己的歸屬,堅信可以走出自己的設計之路;這也是設計的最大魅力所在。最后,工業設計是一個大家庭,讓你了解伙伴與團隊的意義,在這里,你并不孤單。
——大四學生方子碩
浙江大學的工業設計是整合設計、技術、商業以及用戶的學科,多學科交叉使傳統的工業設計在當代環境下獲得了重組新生。在跨領域的背景下,我們更容易解讀世界,掌握流行趨勢的脈絡,基于過去和現在去設計未來。設計師的創新能力是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提高設計創新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才能更快、更強地服務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我們不單是設計師,更是應該成為行業的核心支柱,引領創新產業的發展潮流。
——研二學生黃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