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中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強基計劃培養方案)
二、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選拔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綜合科學素質優秀同時專業能力拔尖的未來生物科學領軍人才。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突破,同時與數理科學、工程科學等進一步交叉融合,并加速向應用領域轉化,為人類社會提供新資源、新手段、新途徑,引發醫藥、農業、能源、材料等領域新的產業革命,有效緩解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健康、食品、資源等重大問題,也為解決我國持續發展所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國計民生重大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將立足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現有的研究基礎和優勢研究領域,聚焦國家人類健康、糧食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重大戰略需求,在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學與人類健康、動物繁育與疫病防控、作物病蟲害防治、基因編輯以及合成生物學等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培養有志向且有能力服務于國家建設的生物科學創新性人才。
(二)分階段培養目標
1.本科階段培養目標
本科階段將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中山大學“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集中學校優秀的教育資源和學科交叉優勢,打造創新人才的培養平臺。通過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優化的激勵機制和培養質量保障機制,培養出生物科學理論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強,具有較強獨立科研能力,有志于投身免疫學與精準醫療、作物和水產畜禽種質創制、基因編輯及合成生物學等生物科學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方向的精英人才。優秀學生直接從第四年開始通過推薦免試進入從事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研究的高水平研究團隊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2.碩博階段培養目標
實行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根據學生的研究專長和興趣,進入干細胞、免疫學、作物和畜禽種質創制、基因編輯以及合成生物學等研究方向的高水平研究團隊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訓練,也可采用多導師聯合培養方式進行交叉培養,強調創新性研究。碩士博士階段將在本科培養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優質導師對優秀學生在研究視野、創新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訓練,以培養具有獨立科研能力,能夠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3.本碩博有效銜接機制
本培養方案將按照九學年的學習年限的培養模式,學生可以選擇生物學一級學科之下的各專業進行研修。該模式具有培養目標明確、周期短、課程設置連貫不重復、學術傳承性強等優勢。該培養模式的本科階段主要強化通識教育和夯實專業基礎并培養較強的實驗能力。在碩士階段繼續強化專業基礎的同時,對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研究方向,通過交叉學科學習,開展挑戰性和創新性強的研究課題,進行系統研究。博士階段繼續深入和完成研究。本碩博培養統籌優化,有機銜接,每年度按價值導向、人格品質、心理素質、興趣志向、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潛能、批判性思維、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等八個維度,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進行考核淘汰,并通過導師組綜合考核選拔,從同年級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補入(前三年度)。沒有進入碩博階段的學生進入本科第四年學習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第五年進行碩士階段科研能力考核,不能進入博士階段學生在第六年按學術型碩士要求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