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經濟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2017年本科招生學院介紹)
【民商經濟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于2002年6月在整合校內相關學科各教學科研單位的基礎上成立。學院設有民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民事訴訟法和社會法六個博士點和碩士點,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現設民法、商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環境資源法、知識產權法、財稅金融法、社會法8個研究所,36個非在編科研機構。學院的二級學科和三級學科的共同特點是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有著很高的關聯度,同時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具有很高的應用性。因此,各學科之間交叉性強,協作空間大。建院以來,學院的教學科研按照“面向經濟建設,貼近法律職業”的思路,注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實行多學科交叉協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優勢、特色和風格。目前,學院這種具有高度外在延伸性和內在協調性的學科組合,在國內還是獨一無二的。
學院現開設法學課程98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部級精品課程3門。學院以實習基地、診所、模擬法庭為依托,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學院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4名,其中教授54人(含終身教授1人、二級教授5人),副教授59人。學院各學科共有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108人。學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1人,寶鋼教師獎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近幾年來,學院教師年均發表論文250余篇;教師撰寫學術專著譯著年均20余部;年均主持承擔縱向項目10項,其他項目40項;年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7項。
學院以“治學修身,經世濟民”為院訓,堅持創一流學科、建一流隊伍、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的目標,踐行學術立院、人才強院、和諧興院的共識,端正學風和院風,推動改革和創新。學院遵循治學與修身并重、才識與德行俱進的育人理念,發揚追求卓越、崇尚學術、熱愛集體的傳統,努力培養志向高遠、情操高尚、學識高深和情趣高雅的精英人才。
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生共2354人,其中本科生1524人,研究生830人。學院注重學風建設,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開展“江平獎學金”、“民商驕傲”、“探索杯”學術論文大賽、明法論壇、品書閱世論壇等多項品牌活動。
學院歷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良好,本科生達97%,研究生近100%,就職于各級政府、公檢法系統及律所,考取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求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