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2017年河南師范大學各學院、專業介紹)
商學院
商學院的前身為1980年成立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場營銷系成立經濟與管理學院,2012年更名為商學院,涵蓋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大學科,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在教學管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下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和電子商務8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院擁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個省級
一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校級優勢特色培育學科——區域經濟與創新發展學科群,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金融學碩士和農業推廣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1門省級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產業經濟學,1個河南省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河南省智庫平臺——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研究院,1個新鄉市重點實驗室——科技評價與監測實驗室,1個校級科研平臺——企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專任教師66人,其中教授10人(含低職高聘)、副教授35人(含低職高聘),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68.2%;博士41人(含在讀博士8人)。近年來,學院現有1人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師,1人被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入選河南省社科類“百優人才”工程,1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2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4人被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3人被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
學者,5人被評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1人被評為河南師范大學十大育人楷模,1人獲得河南師范大學青年五四獎章。全院共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100余人,在職研究生100余人。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共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論文120余篇,專著教材10多部;學院教師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9項、教育部項目9項、省級哲社重大項目2項、其它省級項目30余項、廳級重大科研項目3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0余項。
學院一貫堅持解放思想,把握機遇,搶抓資源。奉持“博學、篤志、近思、競業”的辦學理念,著力于打造基礎理論扎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層次經管類人才,經過幾年努力,力爭把商學院建設成為一個學科特色鮮明、教研條件先進、師資結構合理、教學質量過硬、科研成果顯著、服務社會能力顯著提升、省內一流、在國內高校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學院。
學院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學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五個專業,經濟學類包括經濟學專業,經濟與貿易類包括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類包括投資學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兩個專業按照所屬學科門類工商管理類統一招生,文理兼收,學生入學后實行彈性專業制,即學生入校時只明確為工商管理類學生,并不明確具體屬于哪個專業。前3個學期,在課程設置上完全打通,學生集中修完公共必修課和學科基礎課。進入第4學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和市場需求在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中選擇專業,修完規定的專業教學模塊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按照有關規定發放相應專業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電子商務專業按照二本招生,其他各專業門類均按一本招生,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該專業注重雙語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理論基礎,能熟練地掌握現代企業管理方法和技巧,熟悉企業管理慣例與規則,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策劃、組織、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管理溝通、項目管理、投資戰略與理念、服務管理、生產運營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物流管理、ERP實驗等實務課程。
市場營銷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該專業注重營銷技能、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理論基礎,具有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組織經營管理與創新能力,具有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拓展市場、拓展業務的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和計算機技術,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組織、管理、教學及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企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營銷案例分析、現代推銷技術、廣告學、電子商務、計算機、商務英語、ERP實驗等實務課程。
財務管理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本專業注重財務、會計和金融等方面的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有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財務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財務、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國有關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以及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財務、項目評估、財政學、財務會計、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等。
會計學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該專業注重雙語和技能的培訓,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扎實的理論基礎,具有經濟、管理、金融、法律和會計等方面知識和技能,能夠比較熟練掌握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根據社會需求,專業還設置了注冊會計師方向。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高級財務管理、稅法、經濟法、資產評估、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學、會計電算化等。
電子商務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本專業在理論方面,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和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在較寬的知識面和知識結構基礎上,具備人文、社會和學科素養;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具有電子商務平臺操作能力、軟件應用與學習能力、電子商務創業策劃與執行能力、顧客開發與管理能力、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能力;素質方面,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創業、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客戶開發能力,具有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善于團隊合作。培養目標是具備扎實的經濟與管理理論素養,將信息技術與經濟管理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深刻理解現代互聯網技術發展對社會經濟及管理產生的影響,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現代商務運作、管理、設計開發和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性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經濟學、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物流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專題、網頁制作與設計、電子商務法、互聯網金融等。
經濟學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具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組織經營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外語和計算機技術,能在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管理及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復合型經貿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經濟法、貨幣銀行學、發展經濟學等基礎理論課,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商務英語、計算機等實務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本專業注重雙語教學和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管理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宣傳、策劃、教學與科研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外匯業務、海關實務、外貿函電、經貿英語、國際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實務課程。
投資學專業(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本專業注重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金融和投資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業務技能,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合理,熟悉國家有關投資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產業投資、金融投資、國際投資、政府投資、風險投資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業務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和扎實的實踐能力,面向大中型投資項目、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證券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教學科研單位從事投資管理及相關業務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基礎會計學、投資學、保險學等基礎課程,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國際投資、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風險資本與風險投資、國際結算、衍生金融工具等實務課程。
咨詢電話:0373-3326367
學院網址:http://www.htu.cn/jgxy/